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3 13:37:37
(原标题:企业级AI应用迎来加速渗透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上海报道
2025年,人工智能正从“技术热词”加速走向“产业深处”。在消费端,AI原生应用如豆包、ChatGPT已深入人心;而在企业端,AI的落地却显得冷热不均。
这背后是企业端面向AI时代的转型,涉及内部数据流通到组织架构等多个维度的系统性逻辑转变。
金蝶2025全球创见者大会期间,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在演讲中指出,面向AI浪潮的转型,必须高度重视数据,让数据形成资产、产生价值;也必须在现有业务中充分运用AI,形成AI增强业务,也可以探索AI原生业务。
会议期间金蝶宣布,将“金蝶云”全面升级为“金蝶AI”,并推出全新的AI产品“小K”。
金蝶总裁章勇在受访时进一步指出,金蝶以“苍穹平台+数据云+AI原生智能体”,形成平台—数据—智能体的闭环。“我们目的是要做到在业务里落地AI, 而不是在AI上贴业务。”
虽然企业级AI的发展仍处于较早期阶段,但方向已经明确。下一个阶段竞争的重点将集中在多个维度:数据标准化、语义化能力,场景深度优化能力和生态链接能力等。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在面向本轮AI浪潮时,都需要系统性重塑能力。
徐少春在演讲中分析道,当前企业AI转型正面临七个方面的思维重塑:运营应从日常运营向战略执行转型;产品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系统转型;商业模式从卖产品向按订阅或结果收费转型;生态从交易导向向持续智能共生导向转型;组织由金字塔型向神经网络型转型;人才由数量竞争向高密度竞争转型;领导力由有形向无形转型。
举例来说,过去企业依靠人工日常运营,未来则依靠智能体自动运营,人和领导者的更多时间放在战略决策层面;生态方面,过去是中心化结构、交易驱动、去注重效率和规模,未来则走向多中心结构、智能体网络、注重智能与学习速度——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卖什么,而是谁的智能生态学得更快、链接更多、共生更好。
本次金蝶对AI产品和规划进行了系统性梳理。金蝶中国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刘仲文介绍,金蝶将单个智能体汇聚成了统一入口“小K”,可以唤起不同智能体、智能体也可相互调用。由此希望构建以“小K”为核心的智能体网络。
据悉,目前小K已聚合近20个智能体,覆盖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财务、ESG多个领域,均可开箱即用。
举例来说,小K接入的毛利分析智能体,通过毛利矩阵帮助企业分析产品盈亏状况,并可穿透分析看清产品盈亏背后的根因;呆滞料智能体可帮助制造企业对标行业库存周转率,提前90天识别自身库存风险,进而获取优化建议等。
此外,产品战略升级为“金蝶AI”产品家族。面向企业推出“金蝶AI”套件。下个月将首发“金蝶AI星空”套件,提供体系化AI产品解决方案,包括AI原生智能体、AI增强SaaS、数据云、升级版金蝶AI苍穹平台等。
在推进向企业级AI转型过程中,章勇在受访时总结道,金蝶以“苍穹平台+数据云+AI原生智能体”,形成平台—数据—智能体的闭环。
其中,苍穹云的特性涵盖云原生、微服务、低代码、中台化企业级的PaaS。升级为AI平台之后,增加了模型的编排、Agent的执行、知识和工具的链接和全栈治理。
数据中台方面,将会打通企业的财务、供应链、制造、人力、营销等一线业务数据,构建可追溯、可解释、可治理的AI数据底座。“所以未来,数据云产品和金蝶的平台产品将会是两大护城河。”章勇强调。
在智能体方面,金蝶通过投入研制AI原生智能体,将用场景原子化、规则引擎、行业知识图谱以及工具调用,把AI做成可执行的业务Agent。
目前阶段,虽然从个人端来看,应用AI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对企业来说并不那么容易。
有行业观察人士对记者指出,目前似乎很难看到大量企业已经借力AI大幅实现降本增效。“原因在于今天的AI应用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AI原生应用,目前消费端例如豆包APP就属于这类;另一类是非原生,也就是很多企业和行业的原有业务流程,跟今天大模型的能力并不天然匹配,这需要企业进行流程再造,这也是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在做的事情之一。”
这意味着,在企业加速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来自于数据和业务流。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记者采访时,刘仲文坦言,在进行业务交流过程中,发现将AI能力落地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就在于数据。
“其实大家都有数据,只是存在于各个信息化系统中,但这种存在DB(Database,数据库)里的结构化数据对大模型并不友好,没有那么多的语义。而大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中间那个L是指language,即语言模型,它倾向于以自然语言的方式去理解这些数据。”他进一步分析道,这的确是当前企业向AI时代转型时面临的一条“代沟”。
因此在金蝶看来,解决方案就是尽可能将其标准化。“我们在Data Cloud数据云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一方面想尽办法将这些数据能够尽量语义化,进而能给AI去‘消费’。同时也希望能够给客户和行业更加标准化的动作,所以推出了数据云产品。”刘仲文补充道,金蝶发布的智能体都能使用数据云作为底座,“所以数据云将会是未来战略中很重要的一环。”
据介绍,金蝶数据云有平台层、数据层、知识层、模型层四层技术架构。“我们会在数据层面建立行业数据模型和模板,进而让智能体可以更容易‘消费’它。”刘仲文续称。
章勇总结道,在为了确保AI能力更好贴合业务场景,金蝶构建了“技术适配+数据沉淀+场景共创”三重工程化体系。目的是让AI不再是一个泛化的问答,而是带有专业约束与行动闭环的业务引擎。“我们一直在和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在共创业务和场景;针对行业特点,我们也会持续调优。”
今年被称为是“智能体(Agent)元年”,当然也意味着是在该技术落向实际场景的初期阶段,对于更容易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场景方面,刘仲文分析道,“第一是分析和辅助决策类,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分析,甚至Agent智能体能够直接干预行动了;第二,我们发现可以让Agent真的干活了,比如呆滞料智能体,不仅能发现呆滞料,甚至希望它自己主动采取行动,并且汇报给你采取这些行动要呈现的结果,很快我们会增强这部分能力。所以我觉得AI正加速落地,金蝶也在加速推进这个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