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媒体
2025-11-12 23:19:17
(原标题:百度正式加入!“百镜大战”再升级)
百度最新AI眼镜正式亮相,宣告着又一家互联网大厂加入行业竞争。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已落下帷幕,从各大电商平台战报中不难发现,多种AI产品借助电商渠道迎来阶段性的销量爆发。
正处于“元年”的智能眼镜也通过了此次“大考”——天猫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智能眼镜品类成交额同比暴涨25倍,成为3C数码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京东数据则显示,截至“双十一”收官,京东零售的3C数码AI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智能眼镜成交额同比大涨346%,在细分品类中位居增速第一。
阿里夸克、雷鸟、Rokid等人气品牌均在此次大促期间收获颇丰,而在“双十一”接近尾声的时候,国内一家互联网大厂经历近一年的技术打磨与产品迭代,携最新AI眼镜亮相——11月10日,百度旗下小度AI眼镜Pro在京东、天猫等电商渠道正式开售,售价2299元;京东自营店显示,叠加双十一优惠到手价2199元。
这是继阿里巴巴后,国内第二家正式开售AI眼镜的互联网大厂。在当下全球科技界竞相追逐的智能眼镜领域,过去一年多以来,既有百度、小米、阿里等大厂入局,也有Rokid、影目科技等垂直赛道玩家继续深耕……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前沿消费电子产品目前的市场渗透率还很低,国内消费市场还未出现一个真正实现大规模出货的爆款品牌。在业内人士看来,AI眼镜要想迎来消费端的需求爆发,仍需面临诸多挑战。
百度AI眼镜首发销量平淡
从官方释放的产品信息来看,小度AI眼镜Pro是一款带有摄像头的AI眼镜,和市面上其他拍照类AI眼镜功能相似,但未融合AR显示技术。外观上,小度AI眼镜Pro有波士顿和猫眼两个款式;镜片上均可选墨镜或光致变,支持自主更换镜片、用户自配度数。
需要注意的是,小度AI眼镜Pro与百度去年11月发布的小度AI眼镜概念版在硬件配置上稍有不同。
具体来看,小度AI眼镜概念版的硬件配置为,重量49克,搭载16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四阵列麦克风和定制的开放式防漏音扬声器单元。而目前发售版本整体重量减轻至39g;影像方面最终落地为搭载1200万像素高透光学镜头;麦克风升级为内置五阵列,采用开放式防漏音双扬声器。
续航方面则未能实现此前构想,概念版曾提及,其采用低功耗的电路架构设计,能够实现56小时待机,支持连续5小时以上聆听,30分钟可充满电;但新品发售的详情页显示,小度AI眼镜Pro支持24小时佩戴待机,3.7小时连续聆听,智能眼镜盒内置3000mAh高能锂电池,38分钟即可充满。
AI作为这款产品的关键卖点,出厂搭载超级小度,用户可随时唤醒小度交互,支持AI翻译、AI识物、AI备忘、AI录音等多种功能。其中AI翻译支持14种语言同传翻译,但目前仅支持中英互译,后续将通过OTA更新解锁更多语言。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百度首次切入AI眼镜赛道。早在2014年,百度就推出过穿戴式智能设备——BaiduEye。彼时,Google Glass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第一波智能眼镜热潮,百度亦在此进行了前瞻性尝试,但受限于当时尚不成熟的硬件水平以及薄弱的AI应用生态,BaiduEye最终未能面世。
2016年末,百度内部又启动了百度记忆眼镜的研发,该设备旨在通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及声纹技术等技术辅助阿尔茨海默初期患者日常生活。2017年5月,其完成首批样机的制作,但仅在小范围试用。
时隔11年,百度携小度AI眼镜Pro重新杀回AI眼镜领域。不过,在部分关注智能眼镜的消费者看来,从产品本身来看,小度AI眼镜Pro在功能上与市面上主流产品趋同,并未展现出颠覆性的独特功能。
“百度的竞争优势,并不在于智能硬件本身,而在于其背后十余年积累的AI技术底座——尤其是大模型能力的率先布局。”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对记者表示,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积累,以及其对用户真实需求的洞察,百度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仅从此次“双十一”的战果来看,百度或许仍需努力——从11月1日开启预售,11月10日现货发售,截至记者发稿,京东平台显示,该产品在小度京东自营旗舰店、小度官方旗舰店显示已售数量合计不足百副;小度天猫旗舰店则显示有2000+用户看过该商品,已售数量为100+。
作为对比来看,阿里旗下同样主打大模型与AI技术的夸克AI眼镜S1,自10月24日启动预售,截至11月10日,在天猫平台销量突破5000副,预计12月初起陆续交付。
“百镜大战”仍在等待需求爆发
阿里、百度等大厂争相入局背后,智能眼镜的应用场景正在快速拓展。追星女孩小鱼(化名)对记者表示,她在社交平台上时常刷到有人分享用AI眼镜“第一视角”实时记录演唱会,随后被“种草”。
小鱼分享体验称,“戴上AI眼镜就不用纠结举着手机无法好好享受现场,放下手机又怕错过记录精彩瞬间。整场演唱会使用下来也不会感到明显不适,语音控制就能拍摄,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像小鱼一样在今年被“种草”智能眼镜的并非个例,这一消费端的热度上升,正与行业端的激烈竞争呼应。今年来,“百镜大战”持续升级。尤其今年“双十一”期间,AI智能眼镜更是迎来密集发布期。
10月16日,影目INMO重磅官宣打造面向全球开放的AI+AR产业生态平台——影目世界,携手腾讯、蚂蚁集团、智谱AI等行业巨头共建原生内容生态;雷鸟眼镜于10月23日发布全球首款支持HDR的智能观影眼镜产品;Rokid在联合京东发布全球首款智能眼镜购物应用后,近期又签下知名科技博主影视飓风创始人潘天鸿(Tim)成为品牌代言人;阿里夸克AI眼镜S1则是抓住自家“双十一”节点开启预售,计划于11月27日发布……
蔡淑敏/摄
“当前AI眼镜行业正处在加速爆发的探索期。一方面,市场出货量呈现快速攀升态势;另一方面,产品矩阵日益完善,智能眼镜正从‘功能叠加’向‘场景重构’跨越。”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记者说道。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销售量达298.3万副,同比增长67.87%;而2025年销量预计激增至1344.8万副,同比增幅高达350.82%,到2029年有望突破1.3亿副。市场规模方面,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达125.8亿美元,同比增幅110.72%,2029年预计攀升至1387.3亿美元。
但他也指出,AI眼镜行业目前在交付环节仍面临显著挑战,“量产规模有限导致核心元器件采购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形成价格优势;同时,轻量化与多功能集成的设计要求进一步拉高了研发与硬件成本,这也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整体来看,在国内市场,虽然挤满了雷鸟、Rokid、XREAL、星纪魅族、影目、李未可等一众玩家,但AI眼镜赛道仍未跑出能够成为“领头羊”的爆款产品或品牌。
“以开发拍摄眼镜为例,如果能围绕‘第一视角记录’这一单一功能做到无人能及;或者哪一款AI眼镜能在小语种实时翻译这样的垂直领域做到极致,这款产品就能赢得自己的市场空间。”谈及行业如何跑出爆款,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对记者说道。在他看来,未来的潜力爆款未必是“全能型选手”,而是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小而美”精准突破的专精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孙燕飚谈到,随着三大运营商落地eSIM业务,智能眼镜或迎来更多想象空间。他表示,eSIM的意义在于让终端设备不再需要物理SIM卡槽就能实现接打电话、网络连接等功能。这一功能的出现将重构所有移动终端的形态。
“具体到AI眼镜,eSIM的价值尤为凸显。正如智能手表在搭载eSIM后得以脱离手机独立使用,AI眼镜在集成eSIM后也将具备独立联网能力,不再需要依赖手机作为热点。这能让AI眼镜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智能终端。”孙燕飚说道。
国际金融报
2025-11-13
国际金融报
2025-11-12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格隆汇
2025-11-12
国际金融报
2025-11-12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11-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