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高校硬核助力!科技教育走进中小学,你家小孩将成为下一代工程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2 15:27:10

(原标题:高校硬核助力!科技教育走进中小学,你家小孩将成为下一代工程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青少年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科技创新实力。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重点,切实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这对接了国际通行的STEM教育,但更强调打破学科壁垒。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曾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此次为何在科学教育之外又提出科技教育?

专家指出,科技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汇聚优质科技资源导入到中小学教育,实现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目标。这将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中小学科技教育,是《意见》首次提出的概念。

在11月1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同济大学副校长许学军介绍,与传统意义的科学教育不同的是,科技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资源上实现横向衔接,汇聚优质科技资源导入到中小学教育。

这就不再局限于大学向中小学生开放实验室、大学教授走进中小学校办讲座等层面,而是更深入的协同育人。

许学军认为,要依托高校探索建立大中小科技教育共同体,为科技教育提供人才与组织支撑。

“当前同济大学正全力打造一所面向未来的科技中学,在筹建过程中,正是按照这样一种体系化的设计,从课程、师资到空间做到了大中充分衔接和融合。”

今年9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也是在欧美之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

第二天,同济大学科技中学就官宣全面对接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实施大中衔接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将于2026年正式招生。

在2024年6月举行的共建同济大学科技中学签约仪式上,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表示,同济大学将举全校之力建设科技中学,引领建设STEM教育的“同济方案”。

这并非个例。今年10月,福州市教育局批复同意筹设福州市福耀未来学校,这是一所非营利性民办普通高中,与福耀科技大学均由河仁慈善基金会举办。

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近期频频到访国内各地高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的重要作用在于,把每一个孩子最优秀的品质挖掘出来。”

“希望未来能出现一批在科学、产业以及社会其他领域卓有建树的、留下世界影响的年轻人。”他说。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春雷在发布会上介绍,浙江省正在积极实施“科技高中”改革试点。

“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强化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借助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学生英才计划等载体,为学生提供更高阶的科研科创体验。” 陈春雷说。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公布首批科学技术高中名单,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八一学校等10所学校上榜,分别聚焦新智能、新空间、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5大前沿领域。

比如,理工附中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国科大实验班、理工实验班、多语科创班等,旨在培养智能时代算法工程师的后备力量。

据报道,海淀区已实现每所中小学均配备科技副校长,对接一所高校、一个实验室和一家科技企业。

课程教学是开展科技教育的主要途径,各地试点将大力开展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中小学一至九年级开设了科技类课程,独立设置信息科技课程,各学科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普通高中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必修学分,独立设置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发布会上说,要打破科学、工程、技术、数学之间的学科壁垒,建立跨学科的整体视野。

“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和融合,提升现有课程的育人效能,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置换时间和空间。” 田祖荫说。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说,在研究2022版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共提出了78个小学生必做的探究实验,充分体现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深度融合,我们成立了“劳动与科技教育中心”,围绕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正在展开新一轮的探索。

湖南省东安县耀祥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但却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我最初使用的是由50平方米废旧的乒乓球室改造的科技活动室,如今已发展为与企业共建的300平方米智能机器人教育实验室;科技装备也从寥寥无几,发展到如今机器人、航海模型、车辆模型、无人机都颇具规模。” 耀祥中学科技教师胡国柱说。

胡国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学校的科技教育体系包括基础的科技类课程和科技社团等多种形式,注重解决农村实际问题,农村科技教育无需照搬城市模式,完全可以依托乡土资源,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今后,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将螺旋式上升,更紧密对接高等教育需求,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国家战略急需的科技前沿内容,分学段、分层次融入课程体系。

《意见》提出,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加强前沿科技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

许学军说,大学要在课程建设上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科研积累,将前沿学术成果转化为中小学科技教育可理解、可实施的指导方案,帮助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计。

在师资培育、资源共享上,大学也将发挥更大作用。

《意见》提出,将科技教育全面融入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之中,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科技教育硕士培养。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安排专家到中小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小学科学专任教师24万人,校均科学教师人数为1.61人/校,数量严重不足。从学历层次来看,小学科学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还有32.41%是专科、高中及以下学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仅为2.69%,平均百所小学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4.32人。

目前,国内已有几十所高校招收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除了师范类院校,还包括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综合性和理工类高校。

《意见》提出,倡导并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研机构与中小学校携手,共建区域科技教育中心。引导科技企业和公益组织参与学校科技项目开发、实践指导、资源供给,鼓励通过“揭榜挂帅”方式认领学校科技教育项目。

“大学要在资源共享上发挥贯通作用。主动将优质通识课程、教授科普讲座等转化为线上资源,加大帮扶和支教力度,服务和支援教育资源薄弱地区,让偏远地区共享高质量科技教育资源。” 许学军说。

田祖荫在发布会上说,下一步,将把科技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