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纯电与增程“龙虎斗” 造车新势力“技术对调”打破“路线围城”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11-12 02:35:31

(原标题:纯电与增程“龙虎斗” 造车新势力“技术对调”打破“路线围城”)

曾经聚焦纯电技术的小鹏汽车,高调推出首款超级增程车型;而靠增程式混动出圈的理想,却加速投入纯电赛道的怀抱——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上演一场耐人寻味的“技术路线对调”。这看似矛盾的举措背后有何逻辑?

业内将纯电车型看作是政策导向的终极目标,纯电车型销量占比亦不断攀升。但现阶段市场却仍然对增程等混动技术用真金白银投票。车企或出于市场诱惑,或面临发展压力,使技术路线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而演绎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元解决方案。

多位受访人士判断,以“技术对调”打破“路线围城”未来将会继续演绎。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多条技术路线并行竞争,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和整个产业。

打破“围城”

一直聚焦纯电的小鹏汽车,正试图用“新增程”开启“新征程”。

11月上旬,小鹏汽车推出全新一代增程技术解决方案——鲲鹏超级增程,并发布了首款增程车型小鹏X9。针对传统小电池增程车纯电续航短、充电速度慢等痛点,新品搭载增程专属超快充磷酸铁锂大电池,配合60L的大油箱,实现CLTC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综合续航超1600公里。

对于这一动作,有市场声音担忧入局太晚。对此,何小鹏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等媒体群访时给出的答案是,“油车仍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油车用户转向新能源的第一站通常就是增程”。按照规划,小鹏旗下产品,未来会有选择性的采用纯电与增程双线并行的策略。

有车圈人士将小鹏的“增程化”视为一场现实妥协。2025年三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突破11万辆,但纯电车型在北方冬季的续航衰减、三线以下城市充电桩覆盖率不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销量扩张。

创立时瞄准纯电赛道的理想,早期因电池成本过高被动转向增程式。无论从被市场诟病的纯电MEGA来看,还是从媒体披露的未来计划来看,理想汽车加码纯电的意愿格外强烈。

在“蔚小理”阵营中,没有出现“折返跑”的只有蔚来。今年下半年以来,李斌在多个场合强调,用户从纯电技术带来的体验收益,已经大于因为加电不便带来体验损失的拐点。基于此,近期越来越多的以大三排SUV为代表的纯电产品,销量开始跃升,增速远超增程、插混和燃油大三排。“用户的选择和市场数据已经显示出大三排SUV的纯电时代正在到来。”李斌认为。

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车累计批发销量结构比例中,纯电占比已经超过六成,增程的“蛋糕”呈缩小趋势。以纯电大三排SUV为例,2025年9月销量达2.8万台,同比增200%;而增程大三排车型销量增速停滞。

虽然增程略显式微,但有加码增程动作的车企也很多。11月18日,增程式岚图泰山将正式上市,也正是这一车型的热销,让岚图汽车迈过30万辆整车门槛。

在岚图董事长卢放看来,增程是混动的一种形式。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卢放介绍,岚图增程销量仍在快速爬升,岚图FREE+就是典型代表。“无论是纯电,还是增程,用户都是在选择产品和品牌体验。从公司产品发展趋势来看,市场对于岚图增程式还是认可的。比如,岚图泰山采用超混技术,用更大电池,能有更好的纯电驾驶体验。”

而从工信部披露的新车目录来看,理想、问界、小米等,都可能未来在增程市场加码。某新势力车企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分析,增程这条技术路线赛道肯定会越来越拥挤,市场竞争最终会演变为强者的游戏。

为何焦灼

何小鹏透露,2019年起,在公司内部,他本人曾五次推动增程动力,这才推动了小鹏汽车首款增程车型的问世。这映射出在部分车企内部,两大技术路线的选择焦灼。

押宝增程,被小鹏视为解锁增量的新钥匙。

背后逻辑从其他车企成绩单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此前数年内,问界品牌销量起飞;今年以来,零跑也在增程+纯电双路线并进,在新势力中销量持续领先,这直接拆散了“蔚小理”固有格局,“零小蔚”重构头部阵营。这从很大程度上证明,增程俨然成为助力车企名利双收的“香饽饽”。

长期关注汽车产业链投资的机构人士杨勇对记者说,尽管纯电动车是政策导向的终极目标,但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时,仍对增程、混动技术有强烈需求。从中短期来看,混动是纯电车企撬动增量的可行抓手。

杨勇认为,小鹏汽车之所以把X9当成首发载体,背后逻辑是,用目前的家族旗舰,帮助“超级增程”系统树立足够高端的行业初印象,并且引导潜客。因此,增程更像是一种配置,而不是动力形式。未来公司G6与P7+等超级增程版,可能将驶向台前。

也有汽车人士将其视为一种竞争策略。有其他车企负责人认为,“对于小鹏而言,与其直接降价销售削弱品牌形象,倒不如响应市场的需求,顺势推出增程版,把部分产品价格打到30万以内。”

资本市场对于这一战略比较认可,叠加人形机器人、Robotaxi预期,近期小鹏汽车股价涨势明显,其中11月11日一度上涨18%,反超理想,站稳“蔚小理”市值一哥。

对于理想汽车发力纯电,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前述汽车人士表示,“理想在增程式市场面临鸿蒙智行等强劲对手的分流,而其纯电车型尚未能形成足够的势能。在调整的阵痛期,理想需要依靠其他技术路线的尝试来打好攻守战。”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消品化,与互联网公司类似,“生态”成为不少新势力的战略关键词。以小鹏为例,各种AI研发投入巨大,强研发需要靠“生态”挣回来。

杨勇认为,生态型车企不仅需要产品做好,还要收入做高,毛利做高。在纯电市场之外,再开辟一个增程的新市场,能带来显著增量,带来更多现金,这可以为小鹏的AI大计输血。

“车企战略转向看似矛盾,实则是对市场趋势、技术瓶颈与生存法则的深度回应。”一位接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此前聚焦纯电车型的很多车企来说,如果说纯电兜住底线,那么增程决定上限。如何利用好“油箱”和电池两种动力,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些车企能否顺利迈入决赛圈。

非此即彼?

看似平行的两条路线,正在形成交汇。无论纯电还是增程,都对燃油车构成颠覆,选择哪条道路,业内普遍认为,最终都不会带来本质差异。

不过,造车新势力以“技术对调”打破“路线围城”,大概率将掀开产业竞争的涟漪。

例如,小鹏汽车的增程车型有望拉低入门价区间,这会直接切入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的腹地。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包括车企自身。前述接近中汽协的人士就认为,“双线并行”的车企,核心愿望都是冲击增量,但也需避免出现左右手互搏的情况,比如,不要让增程吃掉自家纯电份额。“整体来看,在充电网络完善前,增程式是规模扩张的利器;而在电池技术突破后,纯电车型将主导高端市场。”

在杨勇看来,以电为主、油为辅的设计,既保留了纯电驾驶质感,又通过增程器消除了里程焦虑,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狙击。无论是蔚来坚守纯电体验,还是小鹏发力增程路线,都来自各自对客户需求的判断。“面对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洗牌,没有哪一家品牌敢押注一方,只有审时度势,快速调整发展战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留在牌桌上。”

超充和换电着眼于未来,而增程则立足于当下,是车圈的主流判断。前述接近中汽协人士表示,随着电池技术突破、快充网络完善,纯电动车的劣势将逐渐减弱,最终成为主流。但在过渡期内,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何小鹏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很多东西,没有对错,只是选择。”

某国有车企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技术创新本就不该是“非此即彼”之争,而应是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元解决方案。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多条技术路线并行竞争,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和整个产业。

fund

证券时报

2025-11-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