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

日本股市大跳水!软银4天大跌20% AI估值泡沫担忧

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11-07 17:07:40

(原标题:日本股市大跳水!软银4天大跌20% AI估值泡沫担忧)

市场对科技股的估值担忧,仍未消散。

受隔夜美股科技股大跌拖累,日本股市周五大幅跳水。日经225指数盘中一度大跌超1000点,跌幅一度超过2%。其中,软银集团一度重挫逾9%,芯片测试设备制造商爱德万测试一度跌超7%。

最近4个交易日,随着市场对AI概念股估值泡沫化担忧的加剧,软银集团累计跌幅接近20%,市值蒸发超7.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00亿元)。

软银4天大跌20%

周五盘中,日本股市大幅调整,日经225指数一度大跌超1000点,随后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跌1.19%报50276点。

个股方面,软银集团股价一度大跌超9%,收盘时跌幅仍接近7%,总市值缩水至30.99万亿日元。随着市场再度警惕AI行业估值过高,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概念股的热情大幅降温。作为在基础设施、半导体及应用领域广泛布局AI的投资巨头,软银集团股价本周剧烈震荡,该公司周二大跌7%,周三暴跌10%,周四反弹近3%,周五再度下挫。也就是说,短短4个交易日的时间,软银集团股价跌幅接近20%,市值蒸发超7.6万亿日元。

MST Financial的高级研究分析师David Gibson表示:“软银集团的股价正在下跌,因为它是OpenAI唯一上市的代理公司。”Gibson称,此次撤资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日益谨慎,以及人们意识到OpenAI的许多合作伙伴关系仍然是潜在的,而不是确定的,资金前景不确定。

周五,日系科技股普遍跟跌,截至收盘,罗姆半导体跌超13%,爱德万测试跌超5%,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跌近4%,芯片设备巨头东京电子跌超1%。

当天,韩国股市也大幅调整,韩国综合指数盘中一度大跌超3%,截至收盘时跌1.81%,SK海力士跌超2%,三星电子、韩美半导体跌超1%。

AI估值泡沫担忧

此番亚洲科技股下跌紧随美股AI概念股跌势。周四,在美股市场上,英伟达跌3.65%,AMD(超威半导体)跌超7%,甲骨文跌2.6%,脸书跌2.6%。高通尽管季报亮眼,但因预警或将失去苹果未来订单而跌近4%。

近日,AI热潮引发的市场亢奋,令人担忧科技泡沫重现。部分专家指出,当前AI企业估值已呈现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特征——股价涨幅远超实际盈利预期。

自4月低点以来,芯片制造商市值已增加数万亿美元,这背后是投资者押注AI算力需求将大幅增长。而近期的回调则表明,市场对该行业盈利潜力和极高股价估值的担忧日益加剧——尤其是在利率可能长期维持高位的情况下。费城半导体指数目前的远期市盈率接近28倍,而其五年平均市盈率不足22倍。

“我不认为现在是抄底的时候——此前的涨势大多与基本面无关,因此现在说它具备估值吸引力毫无道理。”新加坡多策略对冲基金GAO Capital首席执行官Chauwei Yak表示,“但如果一些大型科技股下跌15%、20%,那或许可以考虑。”

Nuveen全球投资策略师劳拉·库珀表示,“人工智能的经济影响毋庸置疑,市场波动亦在所难免,现在断言泡沫为时尚早。”本轮AI资本支出主要由现金流充裕、资产负债表稳健的企业推动,而非廉价信贷或投机行为。真正风险并非泡沫破裂,而是估值疲劳——投资者不愿继续为迟迟未兑现的AI回报支付越来越高额的溢价。

不过,OpenAI首席财务官莎拉·弗里亚(Sarah Friar)本周的言论,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并导致英伟达等AI巨头股价周四大跌。

这场风波始于弗里亚在《华尔街日报》论坛上的争议发言。她周三公开表示,希望美国政府能为公司基础设施贷款提供“担保”,以此降低融资成本并确保始终能用上最先进的芯片。按此设想,若公司违约,税款将承担清偿责任。

弗里亚称,“使用旧款芯片确实能控制成本,但我们的目标始终是将最先进模型部署在最顶尖芯片上。”她透露正构建包括银行、私募机构及政府在内的“生态系统”支持体系,并暗示已与美国政府展开相关磋商:“美国政府极具前瞻性,他们理解人工智能近乎国家战略资产。”

在上述言论遭到众多大V用户嘲讽后,弗里亚迅速在社交平台改口称:“我需要澄清今日言论,OpenAI不寻求政府为基础设施承诺提供担保。‘担保’一词造成了误解。”

当地时间周四,上述舆论再度发酵。特朗普政府任内的人工智能事务负责人大卫·萨克斯(本人亦是硅谷著名风投)在X平台明确表态:“联邦政府不会救助任何AI公司。美国至少有5家前沿模型公司,如果一家倒闭,其他将取代其位置。”他同时指出,政府真正应该做的是简化审批流程和促进发电。

随即,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发表长篇帖文呼应萨克斯:“我们既未获得也不想要政府担保。政府不应挑选市场赢家,纳税人更不该为经营失败的企业兜底。”他特别澄清,关于贷款担保的讨论仅涉及支持美国半导体工厂建设,“我们响应了政府号召,但并未正式申请。”

分析人士指出,弗里亚的试探虽遭否决,却暴露出OpenAI面临的资金困境。尽管奥尔特曼宣称公司“对前景充满信心”,预计2030年营收将达数千亿美元,并列举企业服务、消费电子设备和机器人等增长点,但市场对其能否兑现8年内1.4万亿美元投资承诺的疑虑仍在持续发酵。

分析师正密切关注AI投资周期中的风险信号。LPL金融公司股票研究主管托马斯·希普指出:“巨额投资既可解读为对下游企业破解盈利难题的信心投票,也可能被视作维系芯片需求的资金循环游戏。AI生态中存在大量此类闭环交易。”托马斯·希普称,“虽然市场至今对AI并购案反应积极,但我们正在警惕热情消退的蛛丝马迹。”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