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10-31 14:40:33
(原标题:红板科技20亿募资扩产能:“掏空式分红”超7亿,应收账款持续大增)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10月31日,上交所上市委将召开2025年第48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会议,审核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板科技)的首发事项。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6月,红板科技的上交所主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联民生证券。在此次上会前,红板科技经历了监管层下发的两轮审核问询函,围绕公司募投项目、主营业务收入、应收款项、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等问题被重点关注。
今年业绩大增,销售均价有所波动
天眼查显示,红板科技成立于2005年,公司专注于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应用市场,具有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是行业内HDI板收入占比较高、能够批量生产任意互连HDI板和IC载板的企业之一。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印制电路板(又称线路板、PCB)。目前主营产品包括HDI板、刚性板、柔性板、刚柔结合板、类载板、IC载板等,并具备全面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和一站式服务。
从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红板科技来自HDI板的收入分别为10.38亿元、10.71亿元、15.18亿元和10.41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的49.75%、48.8%、60.13%和65.33%;来自刚性板的收入分别为6.9亿元、7.32亿元、5.75亿元和2.84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的33.08%、33.34%、22.79%和17.84%。二者合计收入占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八成以上。
同时,红板科技还有约20%左右收入来自柔性板和刚柔结合板。报告期内,柔性板占比8.45%、10.27%、10.44%和8.43%,刚柔结合板占比分别为8.43%、7.08%、5.42%和6.4%。
主营产品的销量情况方面,报告期内,HDI板的销量分别为53.61万平方米、69.07万平方米、103.34万平方米和59.15万平方米,同比变动分别为28.86%、49.6%和14.48%;刚性板的销量分别为57.92万平方米、61.61万平方米、49.02万平方米和23.23万平方米,同比变动分别为6.39%、-20.44%和-5.24%。
2024年、2025年1-6月,刚性板销量下降,主要系公司实施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推进产品技术升级进程,提升产线和产品的适配性,重点发展HDI板产品,有计划地控制大批量刚性板产品订单承接规模。
除了销量变动外,上述提及的主营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报告期内,HDI板的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1936.44元/平方米、1550.38元/平方米、1468.86元/平方米和1760.5元/平方米,同比变动-19.94%、-5.26%和19.85%;刚性板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1191.66元/平方米、1187.47元/平方米、1173.44元/平方米和1224.43元/平方米,同比变动-0.35%、-1.18%和4.35%。
报告期内,红板科技的整体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1605.11元/平方米、1435.43元/平方米、1407.63元/平方米和1660.56元/平方米,同比变动-10.57%、-1.94%和17.97%。
公司表示,2023年整体产品均价较上年下降10.57%,主要受国内PCB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产品销售价格议价空间缩小,为提高产能利用率,公司承接部分低价业务使得HDI板销售价格快速下降所致。
因上述因素的压力,导致期内红板科技利润表现有所波动。整体财务表现上,报告期内,红板科技实现收入22.05亿元、23.4亿元、27.02亿元和1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1.05亿元、2.14亿元和2.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8703.81万元、1.94亿元和2.33亿元。
2023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约2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约27.4%。
2025年1-9月,红板科技实现营收27.26亿元,同比增长43.48%;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6.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369.3%。
2025年,红板科技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37亿元,较上年增长29.51%至36.9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亿元-5.5亿元,较上年增长133.74%至157.1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8亿元-5.3亿元,较上年增长148.01%至173.85%。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红板科技的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35.23%、33.42%、23.44%和20.95%,近年来外销占比出现明显下滑。
毛利率曾弱于同行均值,应收账款持续大增
尽管营收规模稳步扩大,但红板科技的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水平也是不争的事实。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3.28%、11.04%、13.98%和21.36%。同一时期,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16.98%、15.35%、15.26%和17.95%。
最近三年,红板科技的毛利率都要明显低于行业均值。对此,红板科技表示系:1,2022年公司载板工厂投产,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固定成本较高,毛利率为负,拉低了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剔除类载板、IC载板产品的影响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3.91%、13.45%、15.91%;2,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不高。
红板科技面临的另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许是,如何化解逐年走高的应收账款与存货带来的相关财务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22亿元、7.58亿元、9.19亿元和11.3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8.21%、32.42%、34.00%和33.22%;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91亿元、7.21亿元、8.73亿元和10.78亿元;坏账准备分别为3110.52万元、3792.12万元、4594.51万元和5789.68万元。
另一边,各期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亿元、2.04亿元、2.53亿元和3.47亿元,跌价准备分别为2263.73万元、3089.93万元、1921.36万元和2584.29万元。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红板科技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33亿元、5.78亿元、4.71亿元和3.51亿元,货币资金分别为2.24亿元、1.26亿元、2.62亿元和3.18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9亿元、8473.05万元、2.1亿元和2.68亿元。
此外,公司受限制的货币资金分别为3437.79万元、4084.88万元、5108.74万元和4990.76万元。
募投扩产消化能力遭问询,“掏空式分红”7.38亿
本次IPO,红板科技计划募集资金20.57亿元,全部用于年产120万平方米高精密电路板项目。
具体的产销情况令外界关心。报告期各期,公司PCB产品的产量分别为126.14万平方米、152.93万平方米、179.76万平方米和101.74万平方米,各期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1.96%、85.01%、88.51%和88.63%。尽管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但整体而言增长有限,并未出现明显饱和。
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上交所对于红板科技募投项目是否存在市场需求不足、供应饱和或产能过剩;新增大规模产能的消化能力及相应风险等情况进行了关注。
红板科技回复称:公司募投项目总投资额为21.92亿元,新增机器设备15.34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2.58亿元,新增折旧费用1.22亿元,净利润2.34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在手订单金额为4.53亿元,订单储备充足。由于PCB行业客户粘性高,公司凭借优异的综合实力获得客户认可,未来订单的延续性及增长性较强,技术优势和业务储备为募投项目产能消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报告期期末,红板科技的控股股东为香港红板,持有公司95.12%的股份。截至同一时期,SameTimeBVI持有香港红板100.00%的股份,叶森然持有SameTimeBVI的100.00%的股份,因此,叶森然间接控制公司95.12%的股份,支配公司95.12%的股份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2024年期间,红板科技分别完成四次现金分红。其中2021年3月,以货币形式向香港红板分配人民币3亿元。2021年4-7月向股东支付分红款1.24亿元,于2022年1-8月向股东支付分红款1.76亿元。
2022年6月,以货币形式向股东香港红板分配股利6000.00万元。2023年6月,以货币形式向股东香港红板分配人民币7800.00万元。合计来看,最近四个完整年度,红板科技已现金分红7.38亿元,分钱方面毫不手软。
一位财经评论人士指出:大规模分红会直接消耗公司的现金储备。当企业营运资金紧张时,一方面影响自身日常经营周转,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减弱,一旦行业出现波动或公司遇到突发状况,公司将缺乏足够的现金缓冲。近年来,监管机构已多次就此问题问询拟IPO企业。拟IPO企业的分红比例应当保持在稳健、可持续的水平,避免存在“掏空式”分红的行为,影响外界对其上市动机的质疑。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短期借款分别为3.9亿元、2.26亿元、3.79亿元和3.72亿元,占当期流动负债的27.98%、15.69%、21.73%和18.69%;长期借款分别为2.49亿元、2.59亿元、2亿元和1.92亿元。
另外,公司整体偿债能力要弱于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报告期各期末,红板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54.31%、54.06%、54.29%和54.62%,流动比率分别为0.93倍、0.84倍、0.89倍和0.96倍,速动比率分别为0.79倍、0.7倍、0.74倍和0.79倍。
而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合并)均值分别为45.79%、44.33%、45.04%和47.33%,流动比率分别为1.41倍、1.57倍、1.47倍和1.42倍,速动比率均值分别为1.13倍、1.3倍、1.2倍和1.13倍。
对于偿债能力差异性,红板科技解释称:一方面,公司IC载板业务等产线建设对资金需求量较大,导致公司资金流出较多;另一方面,公司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通过短期借款、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融资方式满足公司日常的资金需求,流动负债规模较大,而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相对丰富,股权融资占比较大。
公司还表示,以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测算,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从54.62%下降至37.30%(募集资金净额按照20.57亿元测算),财务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港湾财经出品)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11-0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11-0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11-0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11-0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11-0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11-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