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10-30 15:26:23
(原标题:欣兴工具家族控股超九成:单价下行毛利率承压,持续分红4亿)
《港湾商业观察》萧秀妮
2025年9月28日,浙江欣兴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兴工具)再度向资本市场闯关,正式递交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
此前,公司于2023年冲击上交所主板,并于2024年7月终止。这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IPO之路,因“高分红与外部融资并存”的特殊财务操作而备受市场关注。
70%收入依赖钢板钻,毛利率有所下滑
据天眼查显示,欣兴工具创立于1997年,公司聚焦于孔加工刀具中钻削刀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欣兴工具的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工程、轨道交通、造船业、能源装备、机械制造、石油工程等工程制造及数控加工等领域,发行人产品的终端客户覆盖国家铁路、中核建设、博世、泛音等国内外企业。
据招股书数据,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1—6月(报告期内),欣兴工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4.25亿元、4.67亿元及2.4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1.71亿元、1.84亿元及9747.1万元,保持稳健增长。
然而,欣兴工具综合毛利率却从2022年的58.06%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55.97%,三年半累计下降2.09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凸显出公司在维持盈利能力方面面临的挑战,其背后是核心产品钢板钻收入占比持续超过70%的单一产品结构风险。
欣兴科技主要产品为环形钻削系列产品及实心钻削系列产品,报告期内上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28%、86.89%、88.56%及88.34%,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中,环形钻削系列产品于报告期内的收入分别为3.21亿元、3.45亿元、3.85亿元、2亿元,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2.65%、81.92%、83.01%、82.28%。
环形钻削系列产品包括钢板钻和孔钻,报告期内钢板钻、孔钻的收入及毛利占比均大于80%。而钢板钻可细分为高速工具钢和硬质合金。高速工具钢期内收入分别为8771.82万元、9541.48万元、1.2亿元、6177.5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2.59%、22.63%、25.97%、25.44%;硬质合金期内收入分别为2.02亿元、2.15亿元、2.2亿元、1.1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2.12%、51.08%、47.46%、46.84%。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欣兴工具核心产品钢板钻收入占比连续三年保持在70%以上,这种单一产品依赖度在刀具行业并不常见。行业主流企业通常采取多品类、多场景的产品组合策略,以分散风险并抓住不同下游需求波动带来的机会。投资者普遍认为,单一产品结构会放大企业对特定下游行业的依赖,一旦该下游需求出现周期性下行或技术替代,企业营收和利润将面临显著波动,从而影响上市后的估值水平。
尽管公司在钢结构工程、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领域拥有国家铁路、中核建设等优质客户,并参与过秦山核电站、上海磁悬浮等重大工程项目,但产品集中度偏高仍制约着其抗风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主要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
具体来看,环形钻削系列产品的销售单价分别为57.89元/件、57.83元/件、56.59元/件、55.63元/件,变动分别为-0.1%、-2.15%、-1.7%;毛利率分别为58.98%、57.99%、56.76%、56.64%,变动分别为-0.99%、-1.23%、-0.12%。
实心钻削系列产品的销售单价分别为103.67元/件、102.63元/件、117.79元/件、117.35元/件,变动分别为-1.01%、14.77%、-0.37%;毛利率分别为56.59%、55.83%、55.24%、49.22%,变动分别为-0.76%、-0.59%、-6.02%。
客户与应收账款集中,存货周转率弱于同行
从经营与财务数据来看,欣兴工具在销售、存货管理端面临显著风险,负债压力逐步抬升且现金流与营收增长背离。
在销售端,客户集中度高是欣兴工具不容忽视的风险点。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1.57亿元、1.53亿元、1.67亿元、8910.28万元,收入占比始终维持在35%以上,具体比例为40.13%、35.95%、35.83%、36.46%。
其中,第一大客户三环进出口的“权重”尤为关键。报告期内,该客户为欣兴工具贡献的收入分别达1.14亿元、1.03亿元、1.1亿元、6343.61万元,占公司同期销售额的比例分别高达29.26%、24.3%、23.62%、25.96%。尽管部分年份占比略有回落,但仍长期占据四分之一左右的营收份额,在公司销售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客户集中风险相伴的,是欣兴工具应收账款管理的潜在压力。报告期内,欣兴工具的应收账款分别为2809.44万元、3609.73万元、3596.23万元、3609.43万元,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同期周转率分别为13.73次、12.46次、12.32次、12.88次,相较于初期已出现小幅下滑,资金回收效率有所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的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欣兴工具的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98.9万元、2793.75万元、2317.33万元、2318.13万元,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分别为69.42%、73.52%、61.19%、60.95%。
三环进出口期内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508.2万元、2793.75万元、2317.33万元、2318.13万元,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分别为49.88%、53.24%、36.75%、35.1%。应收账款与大客户高度重叠,或放大信用风险。
与此同时,存货管理问题成为另一大关注点。公司存货账面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22年的1.86亿元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14亿元,仅在2023年短暂回落至1.66亿元。
从周转效率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79次、0.94次、0.99次、0.93次,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同期平均水平,同行业平均周转率分别为2.04次、1.76次、1.55次、1.64次。
目前,公司存货规模占总资产比重持续高于14%,若未来市场环境变化导致产品滞销,存货跌价风险将直接侵蚀利润。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722.70万元、1628.57万元、1639.15万元、1914.53万元,计提比例分别为8.46%、8.92%、7.2%、8.22%,同样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3.41%、3.93%、5.87%、6.58%的平均计提比例。
负债结构方面,欣兴工具的负债规模呈逐步抬升态势。报告期内,公司流动负债分别为5721.41万元、8836.13万元、1.67亿元、1.43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562.93万元、1930.22万元、1729.63万元、1680.81万元,负债合计从7284.34万元增长至1.6亿元,资产负债率也从7.83%波动上升至11.35%,负债压力逐步加大。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与之背离的现象引发疑虑。报告期内,欣兴工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2亿元、2.54亿元、1.94亿元、9766.77万元,尤其是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增长9.88%,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却同比下降23.88%,营收增长未有效转化为现金流入。
不过,财务报告显示欣兴工具账上资金较为充裕,为公司运营提供了一定缓冲。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总计从9.3亿元增长至14.09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从8.58亿元增至12.49亿元,未分配利润也从1.81亿元攀升至5.54亿元;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规模长期保持高位,分别达2.75亿元、5.09亿元、5.64亿元、5.62亿元,为公司应对潜在风险提供了财务支撑。
朱氏家族控股92.65%,累计分红4.33亿
欣兴工具本次拟募集资金5.6亿元投资精密数控刀具夹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产量为螺纹刀具500万件/年、可换刀头式刀具100万件/年、整体硬质合金钻头45万件/年、精密夹具15万件/年。
欣兴工具于招股书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分别为94.81%和100.35%,公司产能利用率已接近饱和,且始终保持较高的产销率,订单获取能力较强。
结合公司现有产能,从公司主要产品和新增产能来看,本次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是否能够被消化还是未知数。产能消化的核心不确定性。新增产能规模与市场环境的潜在变化,仍让消化前景存疑。
首先,新增产能规模较大,需突破现有需求边界。募投项目达产后,将新增较多产能,需在现有订单基础上大幅拓展市场。若下游行业需求增速放缓,或公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增产能可能面临滞销风险。
招股书中显示,如果此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动,公司市场开拓不力、市场竞争加剧或新产品市场推广进度不及预期,将可能导致公司新增产能不能完全消化,从而导致本次募投项目无法实现预计效益,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行业竞争与产品替代风险不容小觑。精密数控刀具领域竞争激烈,国内外厂商较多。若公司新增产能的产品在技术、价格、品牌力上无法形成优势,可能被同行抢占市场份额;同时,若下游客户采用替代技术或产品,也将直接影响新增产能的消化。
再者,客户集中度风险叠加。公司第一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超23%。若新增产能仍依赖现有核心客户,一旦客户订单调整,将直接影响产能消化;若需拓展新客户,又面临客户开发周期长、合作稳定性未知的挑战。
在股权结构上,欣兴控股作为控股股东,直接持股欣兴工具70%股份,朱冬伟、朱红梅、姚红飞、朱虎林、郁其娟分别直接持股9.06%、4.53%、4.53%、2.26%、2.26%。换言之,朱氏家族直接持有欣兴工具总股本的22.65%,且间接控制欣兴工具70%的股份。因5人为共同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其可实际支配欣兴工具股份表决权的比例为92.65%。
2020—2022年,公司的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73亿元、1.5亿元、4000万元,2024年,公司再次现金分红7000万元,分红金额累计4.33亿元。按持股比例来算,超过3.98亿元分红进入了实控人家族腰包。
余丰慧表示,企业先大额分红再上市融资的行为符合IPO常规逻辑。分红资金属于股东对已有利润的分配,而上市融资募集的资金将专项用于产能扩张、研发投入等长期资本开支,二者在用途和期限结构上存在本质差异。公司通过分红回报了早期投资者,同时借助股权融资获取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这种做法在制造业企业中较为常见。
另外,2025年5月,欣兴工具引入大多为国资背景的投资方,包括浙创投、平湖浙创、普华凤起、国控基石、景禾基石、产融致远、易创科创、嘉国贰号、海琏创投等新股东,合计持股7.35%并签署对赌协议。
根据《关于浙江欣兴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约定,在欣兴工具向上交所、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时,协议约定的所有涉及股东特殊权利的全部条款(包括朱氏家族承担的股份回购义务)将自动终止,不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并自始无效。
欣兴工具在招股书中称,引入多家投资机构主要是控股股东拟优化股权结构,浙创投在内的投资机构看好公司发展前景。(港湾财经出品)
格隆汇
2025-10-30
格隆汇
2025-10-30
格隆汇
2025-10-30
格隆汇
2025-10-30
格隆汇
2025-10-30
格隆汇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