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学生厌学的根源是教育停留在过时的“行为主义”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0-27 17:25:13

(原标题: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学生厌学的根源是教育停留在过时的“行为主义”)

现就读于昆明市宜良县丑小鸭中学的艺馨(化名)曾是一位被称为全才的顶尖学生。某一次发高烧后,她发现生病可以成为逃离学校巨大压力的理由,此后便多次刻意让自己发高烧来逃避上课。

10月26日,在主题为“厌学•休学•复学”的第四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上,艺馨在一个分享会中讲述了上述厌学经历。她说,当老师们“你必须帮班级拿第一”的过度期待让自己不堪重负时,发烧在家就意味着可以暂时抛弃所有的压力与期盼,获得片刻安宁。

在丑小鸭中学,许多学生都有过与艺馨类似的厌学经历。论坛上,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说,这些曾厌学的孩子并非来自想象中的“问题家庭”——他们的父母多拥有高学历或良好的经济条件,但孩子最终仍会出现厌学、休学的情况。

昆明丑小鸭中学由詹大年、杨柳芳于2011年在云南宜良县创办,是一所专门帮助不适应传统教育、不接受传统评价的初中阶段“问题学生”的民办初中。开办15年来,该校已帮助3000余名因抑郁、焦虑、逃避、冷漠、逆反而失学的初中学生,回归正常的生命状态。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背景多元。 

对于背后原因,詹大年表示,学生厌学讨厌的不是学习本身,也不是上学本身,而是上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让他们不舒服甚至恐惧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当学校无法提供安全感时,孩子便会逃离,试图在社会中寻找慰藉,却几乎找不到容身之所;学生回家后,家庭可能因“不争气”的指责成为更恐怖的地方。最终,他们只能躲进自己的房间,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而这份最后的“避风港”也常被家长剥夺,进而导致学生自残、自杀或彻底“躺平”的悲剧。

詹大年表示,学生厌学的一切根源在于,教育大多仍停留在过时的“行为主义”层面——将知识灌输与记忆视为目标,把人当作工具,却忽视了更高阶的学习方式。 

近些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突出。论坛上,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分享了一组数据:清华大学积极心理中心团队历时四年、覆盖42万名青少年的追踪研究显示,约14.8%的样本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

彭凯平表示,追踪研究还发现部分青少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四无”现象:学习无动力,导致厌学、休学,无法投入课业;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沉溺于手机、游戏与社交媒体的虚拟空间;社交无能力,“社恐”“躺平”蔓延,现实沟通与合作意愿萎缩;最终滑向对生命感到无意义的境地,普遍觉得“无聊”“没意思”。

为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丑小鸭中学不设固定的图书馆,图书触手可及;墙壁可以随意涂鸦;规则由师生共创;校长室设在走廊上。 

詹大年说,学校首先是师生安全、快乐、温暖生活的地方,是构建关系、看见自我的地方。“当孩子找到了渴望的价值与关系,学习自然会发生。真正吸引人的学习是通过互动、场景和关系来构建经验,唯有设计出充满爱与尊重的互动场景,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厌学的心。”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王旭明表示,解决厌学问题的关键在于辨清孩子讨厌的是所有的“学”还是现行学校的“学”。学生往往厌弃的是刻板的内容、学制、老师管理和评价方式。要科学理性看待“厌学”这一正常且将日益普遍的现象,不做简单的好坏定性;休学与复学是学生在特定阶段的选择,而非唯一或必然路径,必须摒弃格式化处理。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