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资色
2025-10-24 18:03:35
(原标题:权威解读“十五五”,这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十五五”时期具体的定量指标和重大工程项目
将在“十五五”规划《纲要》中予以明确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在会上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分阶段有步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是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新变化、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需要,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要求、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意义重大。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将有力有效破除各种市场障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介绍,有了统一大市场,才能畅通大循环。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历经4次修订,从过去的328项压减到目前的106项,4200余件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举措得到清理,但还有不少卡点堵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举措,将更加有力有效破除各种市场障碍。
灵活运用多手段在市场失灵领域及时出手
坚决遏制低价恶性竞争等行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各部门加强协同协作,强化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就业、消费、价格、区域等政策协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接下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工作统筹,规范政府行为,防范不当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灵活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及时出手,坚决遏制低价恶性竞争、企业账款严重拖欠等行为,确保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十五五”时期将进一步扎实
开展增量政策的一致性评估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大家都很关注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十五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扎实开展增量政策的一致性评估,强化经济政策、非经济性政策的协同,增强非经济领域政策一致性。同时,把存量政策一并纳入评估,定期选择部分领域的存量政策开展评估,对于和宏观政策取向不一致的政策措施,按照程序及时调整、暂停执行、撤销或废止,从整体上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介绍,创新育新,就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十五五”时期力争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表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这实际上是通过增加产业的“含绿量”,来提升经济的“含金量”。我们要做好产业的“加减法”:一手做加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根据测算,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约11万亿元,未来5年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十五五”时期,力争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将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一手做减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将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力争实现节能量1.5亿吨标准煤以上,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
《建议》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介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部署,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加快发展。一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加强人工智能战略研究和科技攻关,在基础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二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和质量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底,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超过4500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协同创新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三是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人工智能+”已深入制造、金融、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介绍,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
培育壮大一批新兴产业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在会上表示,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壮大一批新兴产业,在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领域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积极运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强化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持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统筹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布局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基础研究,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联动,加快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原创性成果。
“十五五”时期
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介绍,关于“十五五”时期开放工作,要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我们要擦亮“投资中国”品牌,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落实好“准入又准营”,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有效实施对外投资管理,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产供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我们既看GDP也看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服务业是接下来开放的重点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在会上表示,外企不是外来客,而是一家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也是外企的机遇。接下来,我国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服务业将是接下来的开放重点,同时要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
王文涛表示,关于“十五五”时期的开放工作,《建议》从多方面做了部署。一是积极扩大自主开放,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二是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建议》对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这三大支柱都有部署;三是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要擦亮投资中国的品牌,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说,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建议》重点部署三方面工作。一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明确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二是推动老有所养。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三是推动老有所为。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雷海潮在会上同时表示,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能够推动中国人口人均预期寿命,由现在的79岁再提升一岁,达到80岁左右,满足和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新期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6
观点
2025-10-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