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10-24 01:37:25
(原标题:私募业再现“双百”盛况 47家量化机构成主力军)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许孝如/制表
近两个月,在上证指数创出十年新高的背景下,私募基金迎来新一轮规模扩张的机遇,又一批私募加入“百亿俱乐部”。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百亿私募数量突破至101家,较8月底的91家新增10家。其中,正瀛资产、开思私募、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大道投资为新晋百亿私募,有6家私募为再次回归百亿阵营。
值得注意的是,百亿私募的格局悄然生变,量化私募数量升至47家,成为“百亿俱乐部”主力军,将主观策略私募甩在身后;同时,行业头部效应进一步强化,优胜劣汰加速。
重现“双百”格局
百亿私募数量是衡量私募业发展和市场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2020年~2021年,在一轮牛市的推动下,一批私募跨越百亿规模大关。2021年底,百亿私募数量首次突破100家,私募行业进入百家、百亿的“双百”时代。
随后,百亿私募阵营继续扩容,尤其伴随着量化私募的崛起,百亿私募数量在2023年一度最高达到115家。然而,到了2024年,在市场持续下行的背景下,私募的规模缩水严重,一批百亿私募掉队。
尤其在去年8月,百亿私募数量一度锐减至80家,一批私募从百亿规模缩水至50亿元~100亿元之间,甚至有个别私募掉落至50亿元以下,从此一蹶不振。
进入2025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A股走出一轮强势上涨行情,上证指数创出十年新高,百亿私募数量不断增长。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2日,百亿私募数量增至101家,时隔一年多重返百家之上,较8月底的91家新增10家。
其中,正瀛资产、开思私募、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大道投资等4家为新晋百亿私募,红筹投资、源峰基金、上海新方程私募、望正资产、旌安投资和赫富投资等6家则是回归百亿阵营。
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10月以来,百亿级私募机构数量继续增加,一是A股市场企稳回升,权益类资产收益有所提升,带动私募产品业绩与规模同步上升。二是投资者对头部私募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资金持续向业绩较稳、策略成熟的机构集中。
量化私募成主力军
值得注意的是,百亿私募的格局已悄然生变。从投资模式分布看,上述101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最多,共47家,占比46.53%,成为“百亿俱乐部”主力军;主观策略私募紧随其后,共44家,占比43.56%;混合策略私募有8家,占比7.92%;另有2家机构尚未披露投资模式。
在2021年底,百亿私募数量首次突破100家,彼时百亿量化私募仅为25家,4年后百亿量化私募增长近一倍,占比持续提升,这也意味着一批主观策略百亿私募机构掉队。
从9月以来新晋的10家百亿私募来看,主观策略私募有6家,混合策略和量化策略均为2家。在这一轮市场快速上涨的推动下,主观策略私募终于以相对优异的业绩表现,吸引了资金的流入,推动规模的迅速上升。
华南一家私募负责人表示,量化和主观之间并非泾渭分明,量化的诸多策略和方法论,对主观投资也有借鉴作用。
此外,量化与主观发展的方向有差异化,量化投资覆盖全市场的股票,追求策略的效率和快速迭代;主观策略则看重标的公司的质地,追求个股的深度挖掘。虽然短期量化的发展可能对主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长远来看影响不大。
行业头部化在加快
随着行业监管深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私募行业头部化加快。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场共备案私募证券产品8935只,其中有备案私募产品的私募管理人数量达2322家,其中1879家备案产品在5只以内;有26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超过40只,累计备案了1654只,占总备案数量比例的18.5%。
在这26家私募中,有23家为百亿私募,其中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达19家。宽德、黑翼、明汯,分别备案了120只、114只、111只产品。
三季度以来,百亿量化私募的规模出现了新一轮跃迁,资金不断向头部量化聚拢。业内人士表示,私募行业“头部效应”进一步强化,资源不断向优质私募倾斜,行业优胜劣汰加速。在以绝对收益为指标的私募业,竞争十分激烈,不进则退,私募唯有专注于做好投资,为客户不断地提供超额收益,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国际金融报
2025-10-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券商中国
2025-10-23
证券时报
2025-10-23
券商中国
2025-10-23
券商中国
2025-10-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