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集聚5.5万家科技企业,前海科技服务业政策再加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21 17:55:11

(原标题:集聚5.5万家科技企业,前海科技服务业政策再加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前海科技服务业再迎利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关于支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近日发布,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现已开放申报。

据相关测算,在各种高端装备中,现代服务业往往占终端50%—60%的附加值。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使科技服务升级为产业链的价值中枢,更是企业利润的新“增长极”。

在此背景下,前海管理局密集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实施办法》《关于支持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及此次《若干措施》等,助推前海形成“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加速”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成为大湾区科技服务密度最高、创新浓度最足、国际化程度最深的区域之一。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前海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年均增长超10%,产业链覆盖度超60%。截至今年9月底,前海已集聚科技企业5.5万家,现代服务业企业超12万家,其中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主导产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超35%。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

单一机构最高奖励千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若干措施》从支持科技服务业重点领域加快布局、加大科技服务业空间供给、支持国际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支持标准制定、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提供跨境数据流通便利等方面推出一揽子举措。

具体来看,《若干措施》支持研究和试验发展、知识产权、工业设计与专业设计服务、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检验检测、工程服务等科技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单个机构每年可获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例如,对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等国家级知识产权平台,予以每年100万元奖励,累计支持不超过2年;对技术转移机构上一年度签署合同促成技术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的,按技术交易额5%予以支持,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上一年度研发投入300万元以上的工业设计与专业设计服务机构,按研发投入10%予以支持,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这些举措不仅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和行业激励性,也为本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紫藤集团副总裁、专利代理事业部总经理张永明谈到。

蕉内副总裁藏蕾也表示,《若干措施》对工业设计与专业设计服务机构的研发投入予以支持,直接降低了企业开展设计研发的成本,使企业更敢于投入资源,针对产品的外观、功能乃至用户体验等进行深度优化和原创开发,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前海拥有创新载体191家,同比增长9.1%,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49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2家,市级以上工程实验室15家,市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家,同时拥有孵化器、众创空间共57家。

全要素支持国际重大科研成果落地

前海布局科技服务业,具有区位上的显著优势。

2021年9月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使其获得8倍的物理空间扩容,所能承载的新兴产业、服务场景更加丰富,更链接了南山的高科技产业、宝安的先进制造业及港澳的科研力量。

因而,前海提出建设“科技服务集聚区”,《若干措施》则提供了空间、人才、资金、跨境数据等全要素保障。

如在空间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将加大科技服务业空间供给,对符合不同条件的科技服务业机构申请创新型产业用房,分别按市场评估价的30%、50%及70%收取租金,最高予以一年免租支持。

人才方面,在前海科技服务业机构工作的香港居民,对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使用、服务保障、社会融入制度体系,建立覆盖入境签证、工作居留、便利通关全流程的入境居留机制。

成果落地方面,前海将支持源自港澳及国际的重大科研成果在合作区内开展成果转化,对获得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资助1000万港元以上的项目,上一年度在前海研发投入300万元以上的科技服务业机构,将按研发投入20%予以奖励,每年最高150万元、累计不超过3年。

近年来,前海推出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1510”新发展模式,落地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等,推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生命健康等一批香港科技成果在深港两地协作转化落地。

例如,港大青创学院成立一年来,累计引进高科技初创企业67家,项目中领衔知名教授18位、博士40位、创新创业青年近300位,其中香港青年115位;各项目融资总规模已近4亿元,估值达数十亿元。

“《若干措施》对获得港府‘产学研1+计划’、‘InnoHK’等资助的项目在内地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具有一定吸引力。”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杨红霞也透露,未来考虑依托港理工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展成果转化。

据悉,《若干措施》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目前申报工作已启动。前海管理局方面表示,未来将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斑马消费

2025-10-22

斑马消费

2025-10-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