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鳗快报
2025-10-20 09:19:00
(原标题:电鳗财经|欣强电子IPO:内控危机让上市成奢望)
《电鳗财经》文/电鳗号
《电鳗财经》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获悉,欣强电子(清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强电子”)创业板IPO审核状态更新为“中止”,更新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欣强电子计划募资9.62亿元,募资主要用于欣强电子(清远)股份有限公司高多层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改扩建项目。
然而,欣强电子“一股独大”引发内控危机、股权转让引质疑等成为此次IPO的绊脚石。
“一股独大”引发内控危机
欣强电子的公司治理结构属于一股独大型企业。欣强电子由董事长俞孝璋家族三人控股95%,父亲和姐姐任董事,属于典型的家族企业。
具体来看,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俞孝璋、俞宛伶及俞金炉,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同持有公司95.04%股份,持股比例较高。俞孝璋系公司董事长,俞宛伶、俞金炉系公司董事。同时,俞金炉系俞孝璋、俞宛伶的父亲,俞宛伶系俞孝璋的姐姐。三人均为中国台湾籍,1980年出生的俞孝璋2005年8月至今,历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长;1978年出生的俞宛伶,2005年8月至今,历任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董事兼董事长特别助理;1950年出生的俞金炉,2005年8月至今,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
这种股权的高度集中(也即“一股独大”)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这类企业往往会出现掏空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财务造假等损害中小投资者的违法违规问题。
据天眼查显示,公司董事长俞孝璋目前有7条任职信息,担任股东0家,担任高管7家。尤为注意的是,其周边风险有42条,预警提醒也多达58条。高风险方面,其担任高管的锌恩金属(恩施)有限公司进行了简易注销;曾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欣强科技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有注销备案信息;担任高管的欣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担任高管的制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任法定代表人的欣强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曾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欣强科技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诉讼方面,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欣强电子(清远)股份有限公司曾因买卖合同纠纷而被起诉;该公司也曾因买卖合同纠纷而起诉他人或公司……另外,欣强电子曾因其他原因而受到行政处罚,该公司还有环保处罚信息。其父亲俞金炉曾担任高管的诠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一方面要执行标的80000元,另一方面,该公司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
业内人士称,股权集中、“一股独大”被视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绊脚石。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如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某一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治理结构弱点将更加突出。如此一来,公司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怎能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会否有利益输送行为发生?
股权转让引质疑
2025年5月8日,欣强电子股东YUFAMILY向欣承投资转让2005万股,向欣立投资转让100万股,向金宥公司转让190万股,此次转让股权属于实际控制人同一控制下不同主体间的股份转让,此次股份转让价格为2.80元/股。转让股份分别用于三个持股平台的员工激励,受激励员工在持股平台受让股份后对平台进行增资,员工持股平台增资价格为2.80元/出资额,对应2024年净利润的市盈率倍数为7.68倍,估值总额为12.8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欣强电子此次IPO按照百亿估值水平进行募资。公司拟公开发行不低于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 10%,募资10亿规模公司估值水平大致100亿左右。
有投资者质疑,上市前夕的低价转让相关价值是否合理?
业内人士对此认为,上市前夕的低价转让无非涉及三大动因:多数低价转让伴随“承债条款”,实质是通过股权转移债务,属于上市公司快速退出非核心业务的止损策略;为缓解公司债务危机或困境,原股东可能通过低价转让股权吸引新资金注入以挽救企业;若转让方与受让方存在亲属、关联企业等特殊关系,低价转让可能涉及非商业目的的利益转移。欣强电子此次实际控制人同一控制下不同主体间的股份低价转让,无疑让人们浮想联翩。外部投资者可能质疑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估值和融资能力。
成长性考验监管耐性
作为一家冲刺创业板IPO的公司,欣强电子的成长性却备受质疑。
据招股书,2022年-2024年,欣强电子实现营收分别为8.69亿元、10亿元、9.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13%、-0.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98.39万元、1.32亿元、1.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26%、27.45%。可以看出,公司营收出现负增长,且净利润增幅也出现“腰斩”。尤为注意的是,公司营收负增长与净利增势已现严重不匹配情形。
在创业板上市方面,对拟上市公司的业绩成长性及研发均有要求。具体而言,要求发行方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15%,最近一年投入金额≥1000万元,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5%;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5000万元,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5%;属于制造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或者数字经济等现代产业体系领域,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30%等等。
对标上述上市条件,欣强电子营收复合增长率不足10%,仅为7%;近三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390.66万元、3470.62万元、3775.87万元,历年研发投入收入占比均低于5%。不过,尽管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不匹配要求,但公司研发累计投入超过亿元,且营收超过3亿元,故对营收复合增长率没有约束。
实际上,欣强电子营收增长质量也有待观察,一方面公司通过合营公司代理协助实现销售收入占比接近20%;另一方面,公司的贸易商营收收入占比超10%。
欣强电子被“中止”的IPO能否重新启动?我们拭目以待。
《电鳗快报》
公司研究室
2025-10-20
公司研究室
2025-10-20
估值之家
2025-10-18
估值之家
2025-10-17
估值之家
2025-10-17
电鳗快报
2025-10-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