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10-15 16:51:33
(原标题:乘联分会:10月1-1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 同比下降8%)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5日,乘联分会发布车市扫描。10月1-1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8%,较上月同期增长1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769.4万辆,同比增长8%;10月1-12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54.6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11%,较上月同期下降1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139.3万辆,同比增长12%。
10月1-12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36.7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1%,较上月同期增长1%,全国乘用车新能源零售渗透率53.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923.6万辆,同比增长23%;10月1-12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32.8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增长1%,较上月同期下降11%,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渗透率60.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077.5万辆,同比增长31%。
10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4.4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18%,较上月同期下降5%。
10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8.5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增长7%,较上月同期增长38%。
10月1-1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8%,较上月同期增长1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769.4万辆,同比增长8%。
2025年10月开局车市零售走势不强,由于休假多一天,节假日出游热也影响零售销量,1-8日零售增速偏低。
由于2024年8月底开始的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9月零售走强超预期,但厂商的9月目标并不高,因此今年9月的厂商产销增速目标压力大,9月末的季度冲刺带来增长超强,对10月初的零售也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也导致今年10月初车市出现一定的负增长。
10月将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叠加国补资金相对紧缺,部分地区逐步收紧补贴的标准,加之年末车购税优惠政策即将到期,消费者购车热情逐步释放。
10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3.0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21%,较上月同期下降36%。
10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7.6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1%,较上月同期增长15%。
10月1-12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54.6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11%,较上月同期下降1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139.3万辆,同比增长12%。
随着反内卷工作的不断深入,头部车企在努力维护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并保障产业链的资金逐步改善,降低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因此自身的盈利压力仍很大,厂商国内销量提升更为谨慎,9月冲刺后10月初的厂商销量偏低。
国内稳健出口强,三季度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局面向好,部分海外市场增长良好。自主新能源的海外市场表现亮眼,燃油车的俄罗斯市场去库存压力减少,推动汽车出口全方位持续提升。随着中国插混和普混等车型的出口力度加大,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对国际品牌的冲击会逐步明显,按照近20年中国耐用消费品的出口强势增长的经验,自主新车性价比提升和海外营销体系的建设将带动中国自主品牌的国际市场持续走强。
2025年乘用车行业促销与降级均回归理性,市场秩序明显改善。2025年1-9月新车降价148款的规模相对温和。目前的价格竞争主要是新车推出直接突破原有价格的下限,而不是增配不降价的模式。9月直接降价的车型1款,而新车增配降价是提升性价比的较好方式。
2025年9月降价规模23款,较8月持平。其中燃油车7款,较2025年8月5款的规模多2款;混合动力燃油车2款;插混车5款,较上月增多;增程式车型2款,较上月增多;纯电动车型7款,较上月的4款的规模减少7款。
2025年1-9月份,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算术平均达到2.1万元,降价力度达到10.8%。9月份,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算术平均达到1.9万元,降价力度达到9.8%的较低水平。2025年1-9月份,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算术平均达到1.4万元,降价力度达到8.4%。9月份,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算术平均达到1.1万元,降价力度达到5.9%。2025年1-9月份,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算术平均达到1.9万元,降价力度达到10.3%。9月份,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算术平均达到1.6万元,降价幅度达到8.7%。
2025年9月新能源车的促销上升到10.2%的中高位,较同期增加2.6个点促销,较上月微增0.7个百分点。9月传统燃油车的促销稳定在23.9%的水平,较上月增1个点,较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燃油车促销连续10个月稳定在22%左右。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突出,市场销量增长,内卷降价现象明显减弱,行业运行压力改善,1-8月汽车行业利润率回升到4.5%的中低位,这也是行业规模上升和价格促销趋稳的良好表现。
随着经济内需和出口多元化发展改变了区域车市的结构。在国家“两新”政策促进乘用车内需消费的良好环境下,202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9%,呈现2-8月国内车市强势增长的良好特征。
1、“北强南弱”特征明显。从过去几年各地车市的发展状态来看,“北强南弱”格局持续,虽然北方车市2025年8月较上年同期的份额下降0.2个百分点,但2025年较2022年的份额增长5.7个百分点。东北地区车市这几年在不断地走强之中,从2023年到2024年逐步较好地增长,2025年8月仍然保持在6.8%的较高位份额水平;
2、补贴政策鼓励中低端,经济型车回暖,体现了政策的公平。随着“两新”补贴政策的推动,华北、东北地区的A00级车表现优秀,大部分地区的A0级电动车也呈现较强增长态势,政策补贴让经济型电动车受益最大是政策公平性的核心体现,补贴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发展的普及意义重大;
3、新能源实现在北方的跟进性加速普及。插混车型在北方省份的提升较快,面对北方的低温环境,插混替代燃油车的优势体现。纯电动在南方的接受度提升,实现全国的梯度电动化加速推进的良好走势;
4、8月的C级车型走势较强,大空间的大三排车型表现较强。北京、上海、广东的大型SUV等表现较强。
自2021年以来,随着世界新冠疫情的爆发,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较强的优势充分体现,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近两年表现超强增长。初步统计2025年8月中国自主车企在海外部分能持续统计的当地销量达到28.6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下降3%;2025年1-8月的中国海外市场自主品牌销量210万辆,同比增长11%,中国自主的海外部分可统计市场的零售表现很好。
中国的海外市场波动发展,2025年海外市场零售较强的是东南亚、非洲和欧盟,出口走势较差的是前苏联地区、美国和中南美洲等地区。目前2025年1-8月中国自主海外销量同比去年增量的是澳大利亚、秘鲁、英国、西班牙和印尼等,8月自主海外销量同比去年增量的是澳大利亚、以色列和巴西等。2025年1-8月中国自主海外销量下滑较大的是俄罗斯、中国台湾省和墨西哥等市场,其中8月同比下滑的是俄罗斯、墨西哥和中国台湾省等。
由于有中国家电等产业出海的经验教训,汽车出海的策略日益清晰完善,从KD组装到本地化生产、海外并购,车企海外战略效果突出。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出口进入了强化根据地打造游击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新阶段。自主品牌在海外以建设KD组装为起步,逐步加大本土化产业链建设,以整车企业为龙头,零部件与整车抱团出海效果显著,上汽、吉利(00175)、长城(02333)、奇瑞等取得巨大的成功。自主整车出口从买断模式基本全面转向经销模式,奇瑞等自主整车品牌建设海外本土化的商务管控中心,全面监督当地提升销售服务网点的体系能力,自主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口碑越来越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智通财经
2025-10-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和讯财经
2025-10-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观点
2025-10-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