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0-11 15:46:49
(原标题:冯帅章: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
近几年,随着应届生毕业规模与新型灵活就业群体规模不断增长,两类群体的就业现状备受关注。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历史新高,2025年预计达1222万人,较去年增加43万;另一方面,据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的最新测算,2023年中国平台就业者总规模已达2.47亿人,占当年劳动年龄人口的28.6%,其中不乏一定比例的大学毕业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全国城镇16—24岁劳动力(不含在校生)失业率为18.9%,相比7月上升1.1个百分点,为2023年12月按新标准公布该数据以来的新高。
冯帅章表示,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人就业值得全社会重视,但没有必要过于焦虑。今年就业市场整体相对稳定,企业、应届毕业生、学校都在积极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未来,应谨慎对待高等教育扩招,需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针对规模仍在持续增长的灵活就业群体,冯帅章表示,新型灵活就业中的“灵活”是一把双刃剑。为推动新型灵活就业未来更好地发展,政策层除需大力支持平台企业与平台就业发展外,还需要积极引导灵活就业向社保缴纳方向推进。
年轻人就业存在一定压力
经济观察报:在你的观察中,今年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呈现出哪些特点?
冯帅章:自2020年起,包括应届毕业生在内的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波动较为明显。
但与去年相比,今年就业市场整体相对稳定,未出现大幅波动,企业、应届毕业生、学校都在积极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在近几年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就业市场没有变动反而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好消息。
此外,近几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媒体对此已经“审美疲劳”,也能以平常心看待当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经济观察报:从出生人口推断,未来十年应届生数量仍将维持高位。该如何持续缓解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
冯帅章: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人的就业值得全社会重视,但没有必要过于渲染焦虑情绪。从长远看,中国劳动力人口将呈下降趋势。只要宏观经济形势保持稳定,就业形势就会相对稳定。未来重点应关注劳动参与率、就业质量等结构性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虽然是当前焦点,但我们不应仅局限于劳动力市场,而需要追本溯源至高等教育体系本身,主动调整教育结构。首先,需要对现有高等教育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更大力度调整——由于历史原因,当前一些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调整空间很大。同时,专业的具体内容也需要优化,使其更贴合市场最新需求。
其次,应谨慎对待高等教育的扩招,需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目前,由于高考人数有望逐年上升,高等教育体系仍存在强大的扩招动力。从长远看,高等教育扩张对人才培养、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扩招必须建立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如果高等教育系统的师资、宿舍等资源没有相应增长,仅单纯扩大学生规模,就会摊薄教育投入,进而可能降低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近几年,研究生宿舍资源紧张、大班授课成为常态等扩招“后遗症”屡见不鲜。因此,建议在大学扩招问题上更为谨慎。如果需要在质量和数量间取舍,应优先保障培养质量。
经济观察报: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你会给应届毕业生哪些就业建议?
冯帅章:我一直告诉我的学生,不要被动地找工作。除关注薪资待遇与工作稳定性外,更要主动关注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大学生从入学起就应树立就业意识,持续为自身投资。
大学期间,学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尽管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个人仍需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第二,积极拥抱新技术,关注前沿科技,例如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在各领域的应用;第三,充分利用暑假参与实习,提前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
在实际求职阶段,个人也需调整心态:例如应考虑工作的长远发展,而非仅看重短期待遇;其次,要大胆、积极尝试不同的行业、职业和就业地域。如果一直以“工作稳定、高薪、压力不大”为目标找工作,大学毕业生必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经济观察报:外卖骑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大学生,你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现象?
冯帅章:这需要从两个角度客观看待:一方面,从大学生个体来看,在就业形势不理想的情况下,部分同学短期内选择从事外卖骑手工作,可能有自身考量,值得尊重甚至肯定;另一方面,如果外卖骑手这类“基于位置的灵活就业群体”中大学生占比过高,可能反映出更理想、专业对口的岗位供给不足,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应该高度关注。
平台容纳就业趋于饱和
经济观察报:近些年,新型灵活就业群体数量快速增长,平台容纳就业是否存在峰值?
冯帅章:新型灵活就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云端的新型灵活就业”,如直播带货、短视频博主等;另一类是“基于位置的新型灵活就业”,从业者通过互联网平台接单,但需要前往特定的地理位置提供服务,如外卖配送、网约车等。
基于位置的新型灵活就业服务于当地市场,受当地市场总需求限制,必然存在吸纳就业峰值。以网约车行业为例,发展初期,网约车凭借服务优势迅速做大市场,网约车司机数量也随之激增,但一座城市对网约车的需求不可能无限增长,因此市场对相关劳动力的需求存在峰值,且峰值主要由当地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决定。
我认为,受当前人口规模、经济增长等因素影响,基于位置的新型灵活就业在吸纳就业上已经趋于饱和,打网约车和点外卖的消费者不可能无限增长。
而基于云端的新型灵活就业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就业吸纳能力更强;同时,这类就业还能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甚至催生新型服务业态,且主要吸引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
由于基于云端的新型灵活就业蕴含许多可能性,例如直播带货、电子游戏、知识付费等,因此接下来值得大力发展和探索。
经济观察报:如果网约车、外卖平台容纳的就业容纳量达到峰值,政府部门是否应主动调控?
冯帅章:政府在是否调控平台容纳就业上需格外谨慎。当平台就业达到峰值后,若仍有大量人员涌入,市场机制会通过调节从业者收入,引导他们去往其他行业就业。例如,如果网约车平台与司机过多,会导致网约车司机收入下降,竞争到一定程度,部分平台与司机会主动退出,这是典型的市场调节机制。
经济观察报:今年以来,外卖骑手的整体保障水平提升较快。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是否也应该加快推进?
冯帅章:从长远看,让每位劳动者都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因此推动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者参保至关重要。尤其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更不能让劳动者“只关注今天而忽视明天”。社保制度的可持续运转,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
但从短期看,推动大量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需量力而行,要综合考虑个人和平台的社保缴纳意愿、缴纳压力等因素。由于当前宏观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应从实际角度出发,逐步破解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难题。
经济观察报:社保缴纳负担引发广泛关注,灵活就业群体应如何看待社保制度?
冯帅章:在社保缴纳问题上,个人需建立长期视角,不能过于短视。
首先,针对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保缴费负担,政策层可考虑适当降低职工社保的最低缴费标准。由于灵活就业群体的收入波动较大,建议根据其收入水平灵活调整缴纳金额——即便缴费金额会有所起伏,只要持续参与社会保障系统,退休待遇水平也能根据缴费总额合理确定。
除个人缴费意愿外,更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平台是否应帮助灵活就业者参保。尽管多数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没有与平台签订劳动合同,但政府部门应该鼓励甚至要求平台,基于其对劳动者支配性管理关系,帮助骑手、网约车司机缴纳社保。
经济观察报:新型灵活就业可能呈现哪些发展趋势?
冯帅章:新型灵活就业中的“灵活”是一把双刃剑,既表明个人就业时拥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也意味着工作稳定性不足、保障缺失。现实中,大量劳动者将灵活就业视为下一份稳定工作的过渡阶段。
我们的最新测算显示,2023年中国平台就业者总规模已达2.47亿人,占当年劳动年龄人口的28.6%。其中,全职和兼职并存且规模接近:全职平台就业者1.29亿人,占当年劳动年龄人口的14.9%;兼职平台就业者为1.18亿人。
展望未来,平台灵活就业规模预计将继续增长。因此,未来需要辩证地看待新型灵活就业的发展,政策层除需大力发展平台就业外,还需要积极引导灵活就业向正规就业或社保缴纳的方向推进。值得注意的是,社保缴纳与劳动关系不应绑定。以网约车司机为例,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平台为长期稳定服务的全职司机缴纳社保。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