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11 15:37:10
(原标题:电魂网络高管组团减持,半年内套现超 2 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实习生涂玥 记者吴立洋
近日,电魂网络(603258.SH)发布公司公告,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胡建平已于 7 月至 10 月间完成减持 486.92 万股,套现 1.01 亿元,减持价格区间 18.49-22.73 元 / 股。截至10月10日收盘,电魂网络报20.72元/股,总市值50.56亿元。
本次减持并非孤立事件。9 月 29 日,公司披露的减持公告显示,董事余晓亮计划减持不超过 391.81 万股,按当日 21.05 元股价测算,套现规模将达 8259.26 万元。同期,董事会秘书张济亮、财务总监伍晓君分别拟减持 2.25 万股、2.5 万股,三人合计计划减持比例达 1.63%。叠加计算,电魂网络核心管理层半年内减持规模已超 2 亿元,公司虽表示减持系“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但持续大规模减持依然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实际上,电魂网络高管组团减持早有先例。东财Choice终端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12月,电魂网络首发股份解禁不到两个月,胡建平、陈芳、胡玉彪、余晓亮、林清源五位联合创始人就开始陆续减持,截至 2023 年底,他们已合计减持套现 8.5 亿元。
而此次减持的背景,则是电魂网络持续下滑的经营数据。
财报数据显示,2021-2024 年公司营收从 10.24 亿元腰斩至 5.5 亿元,净利润从 4.54 亿元锐减至 2929 万元,区间降幅达 88.11%。2025 年半年报更显示,公司营收 1.94 亿元,同比骤降 28.69%;归母净利润亏损 933.81 万元,同比暴跌 115.75%,这是其 2016 年上市以来首次中报亏损。
业绩下滑的核心症结在于公司对运营 15 年的核心盈利产品《梦三国》系列收入持续下滑——2024 年该游戏收入 3.59 亿元,同比减少 18.46%,但仍占总营收的 65.27%。
实际上,依赖单一产品的风险,电魂网络早有察觉并积极求变。
一方面,公司持续为《梦三国》系列游戏推出各类运营活动,每年保持8-12次大版本更新以丰富内容,增强对玩家的吸引力和游戏粘性。
另一方面,电魂网络也在尝试开发新产品。有数据显示,该公司七年研发投入过亿,自研21款游戏,从二次元到VR,从主机到H5,几乎涉猎了所有风口类型,但反馈平平。
2025 年 5 月,其推出的《野蛮人大作战 2》上线初期曾获 IOS 免费游戏总榜第五,但也很快遇冷。数据显示,该游戏日收入从顶峰数万美元跌至仅 100 美元,总流水仅 21.29 万美元(约 152.87 万元人民币),对营收贡献十分有限,未能回应拉动业绩增长的期待。
在拓展游戏产品品类的同时,电魂网络也尝试布局AI等新概念。2025年6月9日,其在官微宣布,电魂网络战略投资杭州魂域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AI智能体调度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从工具向经济引擎的跨越式发展。
投资是电魂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投资活跃,其长期在投的企业多达40多家。
但另一方面,新的投资布局也往往意味着新风险。据今年公司对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截止2024年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下的10家主要被投资单位,有6家公司面临经营危机,而这次的AI布局成效如何也未可知。
此外,从游戏行业整体来看,竞争白热化背景下,电魂网络突破困局的难度更甚。
GPC《2025 年 1-6 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核心数据显示,2025 年 1-6 月国内游戏市场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 14.08%),但超 30% 的新游生命周期不足3个月,头部 10% 产品占据 75% 以上市场份额。
在电魂网络内部,面对业绩“开源”困境,电魂网络也发出了“节流”讯号。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研发人员从 2021 年的 637 人减至302 人,研发投入也从高峰时的 2.1 亿元降至 1.3 亿元。
核心产品老化、新业务无突破、现金流承压的三重压力下,高管减持或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导致融资能力下降,加剧经营困境。不过,最终滑向减持与业绩下滑的恶性循环不是一个必走的死局,能否推出新的爆款产品是破解困局的关键。
减持潮是否会持续,公司未来业绩走向如何,仍有待电魂网络以实际市场表现作出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智通财经
2025-10-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观点
2025-10-11
财闻
2025-10-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