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崔东树: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调整 有利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双赢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0-10 19:09:10

(原标题:崔东树: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调整 有利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双赢)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0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关于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分析。他表示,新技术要求将促进电池容量、混动系统等技术升级,优化驾乘体验,提升产品安全性与竞争力。严格的标准推动企业推出更高性能车型,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低能耗的需求,扩大市场的同时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双赢。

10月9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明确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调整等情况。2026年1月1日起,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公告要求。

此次调整是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续航快速提升,发动机增程技术提升,确保政策与技术发展同步。同时,通过提高技术门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淘汰落后产品,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稳定企业对政策的长期预期。

1、纯电动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相对温和

纯电动乘用车指标调整如下: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电能消耗量应不高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乘用车》(GB 36980.1—2025)对应车型的电能消耗量限值。

限值指标的提升是完全合理的,电耗是纯电动的最重要指标,降低电耗是纯电动车综合设计能力的体现,是各企业追求的核心指标,此次加严11%是很容易实现的。

电耗指标提升主要是针对中大型电动车的引导性措施,确保大型车的电耗持续降低,实现高集成、低电耗、轻量化的大型纯电动车。目前看超过2710公斤的纯电动车的电耗压力较大,尤其是大型纯电动SUV面临降低油耗的设计改善,有利于改变国产电动车过长、过高、过重的SUV超重化趋势。

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的乘用车电能消耗量限值要求,参照GB 36980.1—2025中最大设计总质量为3500kg乘用车电能消耗量限值执行。由于这类超3500公斤的乘用车很少,属于物流类的乘用车车型,基本没有任何影响。

2、新能源乘用车的重量差异分析

新能源车的电池重量相对较重,所以带来了新能源车车重成为核心的影响电耗和性能的影响因素。因此,这次对车重进行了分段的管理,尤其是纯电动车,分为小于1090公斤和1090到2710kg的狭长重量区间段,以及大于2710kg的段落。纯电动车,大于2710kg到3500kg之间,有大概700多公斤的巨大的设计空间,这样也使整个大型电动车实际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插混和增程总体来看在2510kg上下区隔,应该说形成高端跟主流产品的差异概念,也就是说整个狭义插混的2510kg之下类产品是相对主流的车型,政策有利于在中高端的增程有一定优势。

3、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

插混和增程车型的续航里程不断提升,这是购车消费者选择的结果,因此车企努力推动长续航插混车型的推出,目前狭义插混的续航主要在100-200公里区间,而且250公里左右的插混车型也是大量推出,有利于消费者用插混车型享受更好的纯电动驾驶体验。

4、插混的油耗要求逐步加严-增程较强

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9578—2024)中对应车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比:整备质量为2510kg以下的乘用车,应小于70%;整备质量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车,应小于75%;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参照GB 19578—2024中最大设计总质量为3500kg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执行。非汽柴油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不作要求。

插电混动车型的油耗指标是相对比较重要的,这也体现在油耗门槛指标上,它应该说在2510kg之下,是低于传统燃油车70%之内。油耗也就是比传统燃油车降低30%的油耗,实现较好的油耗降低的水平。而2710公斤以上车型油耗也锁定,不利于大型插混车型的向上突破。

由于增程类车型,从本身设计模式看,增程能够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所以在类似大小的车型,增程的达标的油耗门槛应该是相对比较低的。增程类车型比较容易实现电耗指标的达标。从实际看增程类车型不达标的车型是很少的,大部分车型都是达标的,而狭义插混车型在2500kg之上。达标的车型相对压力比较大,有16%的车型是不达标的,而这个2510kg之下,基本的狭义插混都是达标的,所以在油耗指标来看,应该比较容易实现70%以下。这个油耗达成,即节能节油30%应该是很容易实现的,所以这方面的约束性崔东树认为比较小。

5、插混的电耗指标达标分析

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能消耗量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乘用车》(GB 36980.1—2025)中对应车型的电能消耗量限值相比:整备质量为2510kg以下的乘用车,应小于140%;整备质量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车,应小于145%;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的乘用车电能消耗量限值要求,参照GB 36980.1—2025中最大设计总质量为3500kg乘用车电能消耗量限值执行。

电耗指标对纯电动和由于狭义插混跟增程式两类的动力的模式不同,所以在2510kg之上,狭义插混的不达标的车型占到47%,而增程类车型只有9%,也就是增程式车型,比较适合做成大型车,而且在电耗指标上比较容易达标。虽然说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应该说狭义插混实际上相对来说效果更好一些,但是增程车型在主流的这个工况设计之下,其指标优势还是比较明显。

6、新技术指标的公告申报时间较充裕

2026年1月1日起,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减免税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本公告要求;2025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减免税目录》且符合本公告技术要求的车型,自动转入2026年第1期《减免税目录》,不符合要求的车型将从《减免税目录》中撤销。不符合本公告要求、拟列入2026年第1期《减免税目录》的车型,应在2025年12月12日之前完成申报。被撤销的车型,可重新申请列入《减免税目录》。

相对于燃油车的设计改善迟缓,新能源车产品设计相对比较快速,整个儿设计定型还有配置调整的时间相对比较短,而且消费电子零部件技术进步速度相对比较快,很多新的一些零部件和新的一些技术很容易搭载,所以减免车购税的新能源车目录是相对比较多的,很多车型的设计周期也比较短。

因此,在10月初就发布政策,为企业快速调整自身产品,实现新的车型目录达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崔东树指出,在目前虽然有些车型并没有达标,但经过这个技术创新和电池以及其它动力装置改善之后,应该说大部分都能够顺利达标的,所以这次主要还是技术升级的拉动效果,并不是真正阻挡城市发展的政策。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