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新股前瞻|布局稀缺抗癌赛道,英派药业IPO故事有多少看点?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0-06 16:21:11

(原标题:新股前瞻|布局稀缺抗癌赛道,英派药业IPO故事有多少看点?)

近期,港交所又迎来一家创新药公司——南京英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派药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高盛、中金为联席保荐人。

公开信息显示,英派药业成立于2009年,作为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驱动型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基于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机制的精准抗癌疗法,以重新定义癌症治疗标准。公司建立了全面且先进的合成致死产品组合,是全球仅有三家同时拥有商业化阶段PARP1/2抑制剂和临床阶段新一代PARP1选择性抑制剂的公司之一。

在资本层面,英派药业于2024年11月完成2.5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显示出市场对其技术路径与商业化前景的持续看好。

在合成致死疗法逐步获得临床认可、全球市场潜力渐显的行业背景下,英派药业此次上市募资不仅将为公司核心产品的商业化按下“加速键”,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入局合成致死这一创新药黄金赛道的重要机遇。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加速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合成致死”是一种新兴的抗癌机制,其原理在于:当细胞中两个特定通路同时出现缺陷时,会导致细胞死亡,而单一通路的缺陷则不会产生该后果。在肿瘤治疗中,通过识别肿瘤细胞因致癌突变而产生的合成致死对,针对性靶向其配对通路,能够实现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该机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高度靶向性,能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保护正常组织,更在扩大药物作用靶点、克服耐药性问题以及协同联合治疗等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

从财务数据来看,尽管英派药业通过对外授权及药品销售获得部分收入,公司在2023年、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仍分别录得约1.99亿元、2.55亿元和1.29亿元的亏损,主要源于高强度的研发支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余2.1亿元,现金流状况趋于紧张。

在这一背景下,公司核心产品塞纳帕利的商业化进展尤为关键。这款PARP1/2抑制剂于2025年1月在中国获批,用于卵巢癌“全人群”一线维持治疗。其III期注册临床试验(FLAMES研究)结果显示,塞纳帕利在所有同类PARP抑制剂中表现出最大的无进展生存期获益,且耐受性良好。

为加速市场渗透并缓解资金压力,英派药业正从多维度推进塞纳帕利的商业化布局。国内市场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塞纳帕利已在国内27个省份上市,进入超过200家直接面向患者(DTP)药房,并覆盖超过600家医疗机构;在国际化方面,塞纳帕利的上市许可申请已于2025年8月获欧洲药品管理局正式受理,预计2026年下半年获批。

在医保支付端,塞纳帕利已于2025年9月获建议纳入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新药资格,计划参与2025年第四季度谈判,预期2026年1月纳入目录。另外,截至2025年8月20日,塞纳帕利已纳入多项区域补充医疗保险计划商业健康保险计划,包括西湖益联保、沪惠保、充惠保、嘉兴惠民保、沪享保。

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华东医药子公司中美华东就塞纳帕利在中国的商业化签订合约销售服务协议,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妇科肿瘤平台,该平台将以塞纳帕利和华东医药引进的爱拉赫(用于二线及以上卵巢癌治疗)为核心。

这一系列系统化的商业化布局,标志着塞纳帕利已正式进入快速放量阶段。随着其在国内外市场的持续渗透与医保支持的逐步落地,该产品有望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快速改善、实现短期收入突破的关键催化剂。

黄金细分赛道挑战犹存

合成致死作为一种新兴的抗肿瘤机制,凭借其独特的作用原理展现出多重优势,正成为抗癌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该机制的核心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卓越的靶向性——通过明确的生物标志物精准识别适用人群,使得药物仅在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内引发致死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细胞,显著降低治疗相关副作用。

在临床价值层面,合成致死机制巧妙地突破了“不可成药”靶点的研发瓶颈。通过间接靶向与肿瘤抑制基因互补的通路,它为原本缺乏临床治疗手段的癌种(如胰腺癌等)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同时,其创新的作用机制为对现有疗法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不仅有望扩大受益人群,还能通过与现有疗法联合应用进一步提升疗效。

从商业视角看,合成致死药物因其作用机制不局限于单一癌种,具备适应症覆盖广泛的天然优势。这意味着一旦上市,这类药物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该领域已涌现多个关键靶点,包括PARP家族(如PARP1/2、PARP1)、损伤反应激酶(如ATR、WEE1、PKMYT1/WEE1)以及其他新型合成致死靶点(如POLθ、 USP1、PRMT5及MAT2A)。其中PARP抑制剂作为首个在临床上获得成功的合成致死药物,全球已有6款获批上市,包括阿斯利康的奥拉帕利和恒瑞医药的氟唑帕利等。

在这一赛道中,英派药业已建立起领先地位。公司不仅是全球仅有的三家同时拥有商业化阶段PARP1/2抑制剂和临床阶段新一代PARP1选择性抑制剂的企业之一,还构建了丰富且差异化的研发管线。截至最新披露日,公司管线包含1款商业化阶段药物、4款临床阶段药物和7款IND前阶段药物,覆盖多个关键合成致死靶点,并拓展至ADC及蛋白降解剂等新兴疗法领域,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全面、最先进的合成致死药物组合之一。

然而,随着合成致死靶点热度攀升,行业竞争正日趋激烈。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已有近40款PARP抑制剂处于临床研发阶段,除了英派药业已进入上市申请阶段外,还有4款进入III期临床,全球临床前研发管线更超过100个。

(图:PARP抑制剂全球临床在研管线,来源:医药魔方)

与此同时,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合成致死药物的市场规模相对有限——预计2029年全球规模为87亿美元,而同期小分子靶向肿瘤药物市场预计将达到1058亿美元。

此外,该领域的商业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三款PARP抑制剂Lynparza、Rubraca以及Zejula因潜在增加死亡风险的可能性被FDA撤销了卵巢癌其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适应症的批准,揭示了新药研发过程中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英派药业是一家具备高成长潜力的创新药企,其核心产品塞纳帕利的临床数据展示了其在同类药物中的竞争优势,且商业化布局迅速,已在国内开始放量。作为全球少数同时布局PARP1/2与新一代PARP1抑制剂的公司,英派药业已构筑起长期竞争壁垒,有望持续受益于该赛道的成长红利。

然而,公司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不容忽视的竞争压力。展望未来,投资者宜更多关注其核心产品的商业化进展及后续管线的价值转化。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