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9-19 20:34:08
(原标题:5万元扶贫小额贷撑起一个家 金融托举乡野 “丰收者” 的好日子)
9月19日,“倾听·助力·共富与亿万农民同心共行致敬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今年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的第八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这场发布会没有过多宏大叙事,而是把镜头对准了一个个扎根乡野的“丰收者”——他们带着自己与土地打交道的故事,也聊起了金融力量如何帮他们把日子过出了新模样。
发布会上,贵州邦朵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安兴群讲述茶叶“远征”的经历,2019年农行创新采用林权抵押贷出300万元,开启了她的“茶叶梦”。2020年7月,当洪水冲进厂房、泡烂茶叶,而贷款即将到期时,农行对300万元贷款进行了展期。后来,农行又根据她扩大市场资金的需求追加200万元贷款,帮助安兴群把茶叶销往非洲,走向世界。
宁夏红寺堡区祥祥家庭农场创办人王航弟靠枸杞闯出脱贫路。最开始种枸杞时,她手里只有5万元妇女创业贷款,这笔来自农行的钱,是她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后来收购枸杞、买加工设备需要钱,20万元富民贷又及时到账;再到后来想建电商园生产线,60万元贷款也很快批了下来。生产线开起来后,她没忘了身边的乡亲,干脆在电商园里搞起直播,不光卖自己的枸杞,周边农户的杂粮、果干也能通过镜头卖出去。现在,一百多户人家不用出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人大主席张光红回忆,当地苹果种植大户姜联合通过贷款资金购买了防雹网,挽救了100多亩果园。尝到甜头后,他将扩大后的400多亩果园全部覆盖防雹网。苹果产业做大了,思路也打开了。南沟村搞农文旅融合、做直播带货、办篝火晚会,两年时间,40多万游客走进南沟村,每年旅游收入超过3500万元。
重庆秀山县的翁红珍,日子曾难到撑不下去。丈夫确诊“渐冻症”后,家里的积蓄花光了,还欠了不少债,她一个人要养三个孩子和两位老人。就在最难的时候,农行给了她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她用这笔钱开了家“边城小厨”餐馆,日子才算有了盼头。秀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成芳说,像翁红珍这样靠农行贷款撑起生活的家庭,在秀山还有很多,“单是农行,就扛下了全县脱贫小额信贷的大半边天”。
这些藏在乡野里的改变,背后还有一群在田间地头奔忙的人。福建龙岩长汀河田支行的李文慰,当了40年客户经理,从没换过单位,也没离开过长汀。“这些年我就干了一件事,给乡亲们跑腿,帮他们解决钱的难题。”今年57岁的他,还在一线跑,帮老乡们解读政策、办贷款,有空就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年轻同事,怕这些跟农民打交道的“门道”断了档。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支行的行长对山,在基层扎根了25年。他总说,做“三农”金融服务,不是对着报表算数字,而是要把政策变成实实在在的帮助,把资金变成能生根发芽的种子,把服务做到老百姓心坎里。“金融服务不该是冰冷的,得带着体温,是信任,也是该扛起来的责任。”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