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9 18:34:03
(原标题:新一轮轻工业稳增长瞄准新赛道:银发经济、智能家居、跨境电商)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目标,2025—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引领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工作方案》部署了着力优化供给、助力扩大消费、保持国际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生态、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等五方面重点任务。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负责同志解读,《工作方案》旨在发挥轻工业规模体量大、产品种类多、带动作用强的特点,着力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推动轻工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工业稳增长和提振消费提供有力支撑。《工作方案》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环保、安全等竞争,又坚守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强供需对接、挖掘新消费增长点。同时,把握好出口和内需的关系。既着眼巩固拓展轻工业国际优势地位,推动优化贸易结构,积极应对贸易风险,又立足于做强国内大循环,强化企业培育、产业梯度布局、产业链协同等工作。
(人工智能赋能工业 图源:南方财经经视频道)
我国是轻工产品生产大国,拥有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百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轻工产品“世界工厂”,但也存在供给结构不平衡、低端供给过剩和优质供给不足、质量保障有待增强等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今年7月,在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曾对轻工行业下一步发展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继续巩固拓展轻工业的优势力量;二是要增强供需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带动消费市场;三是要加快数字技术赋能,重塑产业竞争力;四是要坚持“三品”战略,加快布局,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而在接下来轻工行业的稳增长行动中,相关要求也将延续。例如,在增强供需适配性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加快产品创新。开展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行动,细分人群、区域、行业和年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挖掘分析消费者需求,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和特色供给。通过“链长制”“揭榜挂帅”等举措,加速智能家电、生物制造、高端自行车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同时,加强质量保障。加强质量品牌、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标准供给,每年完成300项行业标准制修订,优化提升轻工标准体系。另外,加力品牌培育。组织开展家电、家具、化妆品、鞋靴、箱包、运动器材、老年用品、婴童用品、制笔等领域品牌培育工作,择优纳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而在助力扩大消费方面,《工作方案》提出,促进扩大传统消费。落实好现有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培育新消费增长点。围绕健康、养老、育幼、家居、文旅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增加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功能家具、智能安防、多场景照明系统、智能影音娱乐、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供给。研究制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国家标准,开展智能家居大规模推广应用行动。
此外,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拓展人工智能在轻工领域应用,重点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打通消费和生产环节,实现小单快反和个性化定制。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组织举办“三品”全国行活动,通过专场促销、专业巡展等方式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广轻工优质优价、质优价廉产品。
前述内容显示出《工作方案》对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的把握。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负责同志解读,《工作方案》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引导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环保、安全等竞争,又坚守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强供需对接、挖掘新消费增长点、推广“人工智能+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
除了把握供需关系外,《工作方案》也把握了出口和内需的关系。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负责同志解读,《工作方案》既着眼巩固拓展轻工业国际优势地位,推动优化贸易结构,积极应对贸易风险,又立足于做强国内大循环,强化企业培育、产业梯度布局、产业链协同等工作。
《工作方案》提出,保持国际竞争优势。优化贸易结构。支持家电、家具、皮革、照明、酒类等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开拓海外营销渠道,打造更多国际化品牌。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出口市场秩序,坚决遏制非理性价格竞争,鼓励出口企业在技术、质量、品牌和服务方面开展良性竞争,积极应对外贸风险,防止“内卷外化”。
同时,《工作方案》提出,发展外贸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优化承保和理赔服务。强化公共服务。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建设海外综合服务站,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
上下游紧密协同、各区域协调共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产业生态是轻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土壤”。在优化轻工业产业生态上,《工作方案》提出3项措施。
一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家电、电池、家具等领域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树立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先进典范。二是推动产业合理布局。从传统经典、先进制造、专精特新等角度分批打造轻工业特色产区,加强分类培育和管理。支持智能家电、泛家居等重点产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三是强化稳企助企。借助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等支持轻工重点产业链企业发展。
此外,数智技术是传统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绿色低碳转型是传统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在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方面,《工作方案》提出2项措施。
一是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实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锚定2027年阶段性目标,聚焦家电、家具、制鞋、日用化学品等重点行业推广智能排产、智能配方设计等“小快轻准”适配方案。梯度培育一批智能工厂。二是促进绿色化发展。建立涵盖产品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多维度的严格绿色标准体系,强化企业绿色生产责任,支持建设一批轻工行业绿色工厂,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示范标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观点
2025-09-19
智通财经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