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涉嫌内幕交易!这家医美巨头创始人被立案调查!

来源:理财周刊

媒体

2025-09-18 19:53:13

(原标题:涉嫌内幕交易!这家医美巨头创始人被立案调查!)



2025年9月16日,昊海生科(688366.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5]67号)。蒋伟曾于2025年5月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382025016号),因其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

昊海生科在公告中表示,该《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所涉主体为蒋伟个人,涉及的事项与公司无关,蒋伟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业务及财务造成重大影响。最终行政处罚结果将以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准。



来源:公司公告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昊海生科第一次因为实控人问题而受到关注。作为昊海生科的创始人之一,2007年,蒋伟创立了昊海生科的前身昊海有限,成立之初,昊海有限并未开展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后续,凭借一系列精准的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切入医美赛道,并逐步在行业内站稳脚跟。

不过,昊海生科自成立以来,公司所有权及经营权分离。昊海生科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蒋伟、游捷通过行使股东大会投票权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由董事会聘任专业管理团队负责具体经营管理。据悉,昊海生科的发展方向由以侯永泰、吴剑英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把控。其中,侯永泰身兼董事长、执行董事与核心技术人员等多重关键职务,吴剑英则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职务。截至2024年末,侯永泰、吴剑英分别直接持有昊海生科3.61%、3.64%的股份。2024年,二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300.42万元、301.78万元。

营收、净利润双降

官网显示,昊海生科是一家从事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成立于2007年,于2015年4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10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专注于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眼科、骨关节腔粘弹补充剂、外科防粘连及止血四大快速发展的治疗领域。

此前,昊海生科与华熙生物、爱美客被称为医美行业“三剑客”。不过,昊海生科近期交出的业绩答卷却不尽如人意。

昊海生科的盈利能力近年来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公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多期报告(近三期半年报)出现增速下滑甚至负增长。

2024年年报显示,昊海生科实现营业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1.04%,扣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1.12%。与2021年至2023年双位数的高增速相比,昊海生科营收增速大幅滑落至个位数,同比增长仅1.64%,业绩增长动能明显不足。

对此,昊海生科解释称,高毛利率医美玻尿酸产品的营业收入及占集团收入比重持续增长,继续推动集团整体毛利率向上提升。但眼科人工晶状体、眼科粘弹剂及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等产品在报告期内处于新一轮的国家或省级集采实施阶段,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完全冲抵了玻尿酸产品销售增长对整体毛利率增长的贡献。

进入2025年,昊海生科的业绩压力进一步增大。2025年一季度,昊海生科实现营收6.19亿元,同比减少4.25%;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减少7.41%。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减少7.12%;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减少10.2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1.35%。这反映出公司整体增长动力不足,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虽然公司毛利率保持在70%左右的较高水平(2025年上半年为70.17%),但值得注意的是,销售毛利率已连续三期半年报波动缓慢下降。

三大业务承压

今年上半年,昊海生科三大主力板块营收均出现下滑。其中,医美与创面护理产品(营收占比44.12%)实现营收5.75亿元,同比减少9.31%;其中,玻尿酸产品收入大幅下降16.80%,主要受国内消费需求阶段性疲软影响。

其次,公司眼科产品(营收占比28.18%)实现收入约3.68亿元,同比下降18.57%。这主要受国家集采政策逐步落地影响,其中白内障手术产品线营收大幅减少28.76%。骨科产品实现收入约2.27亿元,同比下降2.58%。

唯一亮点是防粘连及止血产品,收入大幅增长59.68%,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康瑞胶”被纳入地方医保目录带来的市场准入利好。不过,该业务营收占比较小,对公司整体营收拉动效果并不显著。

2025年上半年,这种多数核心产品线收入下滑的情况,表明公司的经营过度依赖现有核心产品,且这些产品易受集采政策和消费市场需求波动影响,业务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

此外,作为重研发的医药制造企业,昊海生科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9840.10万元,同比减少21.53%,占收入比重为7.54%,较上年同期的8.93%有所下降。昊海生科解释称,此次研发投入下降,主要为核心研发项目进入后期阶段的阶段性下降。

创始人夫妇分红上亿元

昊海生科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2015年4月、2019年10月,公司分别在港交所、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全国首家“港股+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21年7月时,其A股股价最高攀升至195.90元/股。

时隔3年多,昊海生科的股价一落再落。截至2025年9月18日,其A股股价报收53.20元/股,和巅峰时期相比跌去超70%。

近年来,在公司业绩低迷、股价不振的背景下,昊海生科的股东坐不住了,频抛减持计划。根据公司公告,持有3.69%公司股份的公司股东楼国梁本计划在2024年12月4日至2025年3月3日,减持不超过80万股,但“根据自身资金需要、市场情况等因素判断”,楼国梁未实施减持。

而在随后6月,公司再次发布股东楼国梁减持股份计划公告,计划在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9月29日,减持不超过150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楼国梁最近一次减持记录是在:2023年减持973,889股(占比0.5686%),价格区间100.00-105.50元/股。目前公司股价相较上次减持日前,近乎腰斩。



来源:公司公告

而创始人蒋伟夫妇不仅早已进行过减持,还通过分红获得上亿元财富。2025年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蒋伟、游捷夫妇以73亿元人民币财富居于榜单第3206位。

此前在2023年5月至11月,上海湛泽减持昊海生科173万股,套现1.56亿元。财报显示,上海湛泽是由蒋伟100%控股的企业。

相比于减持,创始人蒋伟夫妇更多的利益来自于分红。2024年,昊海生科分红豪气。按照计划,公司的现金分红总额为2.31亿元(含税),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54.92%。这是自2019年在A股上市以来,公司分红金额最高的一年。

2024年,蒋伟、游捷夫妇持有昊海生科的股权一直超过45%。即便按照45%的比例计算,蒋伟夫妇也能拿走1.04亿元。

事实上,昊海生科的创始人夫妇蒋伟和游捷通过分红获得了巨额财富。根据公开信息,自2019年昊海生科上市以来,公司已实施多次现金分红。其中,2019年至2023年,昊海生科的分红金额分别为1.24亿元、0.88亿元、1.22亿元、0.69亿元及1.67亿元,累计5.7亿元。2024年,公司分红金额高达2.31亿元。按此估算,自2019年上市以来,蒋伟夫妇通过分红累计获得的收益约3.44亿元。

昊海生科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将继续聚焦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眼科、骨关节腔粘弹补充剂、外科防粘连及止血四大核心业务领域,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进度,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然而,昊海生科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在医美、眼科、骨科等领域均面临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压力。其次,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将对公司的产品价格和销售收入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昊海生科能否摆脱困境,实现业绩的反转,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