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

“政策+技术+产业”三重共振,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机器人指数ETF(560770)涨近2%

来源:证星观察

2025-09-17 14:24:38

(原标题:“政策+技术+产业”三重共振,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机器人指数ETF(560770)涨近2%)

9月17日午后,多重催化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延续强势。相关ETF 方面,机器人指数ETF(560770)截至发稿涨1.99%。成分股方面,均普智能涨超12%,丰立智能涨超8%,双环轮动、石头科技涨超7%。

Wind数据显示,以机器人指数ETF(560770)的标的指数为例,截至9月16日收盘,其9月以来上涨5.42%,同期中证算力指数上涨4.6%,而科创芯片指数仅上涨2.02%。拉长时间周期来看,中证算力指数自2025年以来累计上涨85.88%,科创芯片指数累计涨幅超52.94%,而同期的机器人指数涨幅为38.57%。

政策扶持+技术突破+订单落地三重共振下,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

政策面上,据证券时报,2025年以来,全国多地相继出台专项政策,从资金投入、技术攻关、产业生态构建到应用场景开放,为行业提供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支持。如深圳提出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仿生灵巧手、基座及垂直领域大模型、本体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海提出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北京提出培育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等。

其次,技术层面来看,据机器人行业展会公告及相关公司白皮书显示,AI层面,大语言模型(LLM)与视觉语言模型(VLM)融合,提升大脑的理解能力;多模态传感器融合实现环境动态识别,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的感知能力;通过强化学习优化步态算法,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的地形适应能力。

据澎湃新闻报道,9月16日,AI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宣布完成C轮融资,获超10亿美元承诺资金,投后估值390亿美元。国金证券分析认为,Figure在具身智能大模型Helix全球领先,并且已经率先探索场景化商业落地,其进一步融资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具身智能机器人迎来资本加速的重要里程碑。

宇树科技9月15日宣布开源UnifoLM-WMA-0——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据介绍,该模型专为通用机器人学习而设计,具备两大核心功能:一是仿真引擎,作为交互式仿真器运行,为机器人学习提供合成数据;二是策略增强,可与一个动作头进行对接,通过预测未来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过程,进一步优化决策性能。

而在实际的产业订单层面,9月人形机器人密集出现多个大单。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9月初,智元机器人拟中标获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订单,金额超3000万元。优必选获得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并且预计将在今年内启动交付。同时,多轮科技计划未来三年采购不低于2000台人形机器人,聚焦车管所、交通安全体验中心等场景。

据证券时报,人形机器人技术已处于从实验室技术突破向产业化应用跨越的关键阶段,资本市场对其关注度显著攀升,板块热度持续升温,相关概念股年内表现尤为亮眼。

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追踪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资料显示,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布局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其前十大成份股包括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大华股份、大族激光、中控技术、双环轮动、机器人、云天励飞、科沃斯。

从其盈利表现来看,据Wind数据显示,2025年机器人指数整体的营收同比增速预计为15.29%。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44.09%,净利润或扭转此前负增长的趋势。同时,据预测,2025年-2026年,其归母净利润仍将维持双位数增长。

华创证券表示,关注人形机器人核心三个逻辑:1)新技术方向为降本和轻量化,关注轴向磁通电机、MIM粉末冶金、旋转变压器;2)应用场景端的“机器人+”标的,场景先行不仅决定了国产机器人量产的路径,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空间的上限。B端率先放量的趋势已较为明确,尤其是在智能物流、纺服、特种行业等高复购、高刚需、低容错的应用领域;3)机器人1到10的两大板块:设备、数据与视觉。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