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9-17 13:47:58
(原标题:“小布平替”大行上市,折叠车赛道藏着五个趋势)
杨辰雨自从购入一辆大行折叠车以来,已经在小红书上发过5次爱车的“定妆照”,这些分享占据了她主页几乎50%的版面。
最新的一条动态展示了杨辰雨为爱车更换的小配件,包括豹纹猫咪密码锁、夜骑行猫咪警示灯,以及一个复古车挂收纳包,并配文“不是车架子,而是衣架子”。
今年4月,杨辰雨以不到4000元的价格购入的这款D10,是大行折叠自行车的热销车型之一。她多次对比了价格、颜值和骑行体感后,最终选中了大行品牌。
在社交媒体上,大行自行车的不少车型被称为“小布平替”。小布指的是英国知名折叠车品牌BROMPTON,只是它的价格动辄上万元。随着骑行运动的盛行,不论是小布还是平替大行,都在中国获得了更好的市场。
就在9月9日,大行品牌所属公司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行科工”)登陆港交所。从其披露的信息可以窥见国内骑行行业的面貌和趋势。
首先,“骑行热”让企业走上快车道。
据大行科工官网及招股书,大行品牌1982年由韩德玮创于美国加州,商标属美国DAHON NARTH AMERICA公司;2001年韩德玮成立大行科技公司拓展中国市场并运营品牌;2016年深圳市美大行科技成立,2017年获大行品牌商标的无偿授权,2023年转股份公司并更为现用名大行科工。
根据大行科工的财报,2022年其营收为2.54亿元,两年后的2024年营收翻番至4.51亿元。大行科工说,高速增长来自于中国内地中高端折叠自行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及多个利好行业趋势带来的商机。
大行科工在招股书中记录了骑行运动在近年来受到的需求波动:2020年及2021年因社交受限,人们户外体育兴趣高涨推升全球自行车需求大增;2022年及2023年,全球自行车销售热潮导致市场进入短期去库存化阶段,全球折叠自行车的市场规模较2021年的310万辆下滑至265万辆左右;2024年,折叠车市场逐步回暖至370万辆,超过2021年的峰值。
其次,城市骑行潜在市场依然很大。
在山地车、公路车等多个自行车类型里,大行专注的折叠车是非常小众的品类。大行科工招股书援引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2024年的零售额约占全球自行车市场的5.3%。公路车的零售额占比约为41%,山地车约为15%至17%。
据灼识咨询数据,在全球折叠车市场,中国内地的折叠车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22%。这其中,“通勤上班族”是选择折叠自行车的主要人群,这也是大行最主要的目标销售人群。
和山地车、公路车不一样的是,便携的折叠车更专注于城市场景的应用。为此,大行提供了“花式”解决方案:折叠自行车根据用途分为城市型折叠自行车、运动型折叠自行车、高性能折叠自行车、电助力折叠自行车等各种类型,大行科工推出自行车车型70余种,目的就是让骑友“走完通勤的最后一里路”。
在招股书中,大行科工也表示,“一体通用”(兼顾代步与便携)的折叠自行车款式未必能够完全捕捉潜在市场,未来,大行科工还将进一步按情景进行市场细分,包括城市通勤、休闲出行、越野等多种折叠自行车的适应场景,以满足各类骑行爱好者的需求,并扩大折叠自行车行业的市场。
这一提法也符合“骑友”杨辰雨的想法。她之所以购买折叠车是因为可以放进轿车后备箱,去到她想去的城市、公园等更多适合休闲骑行的地方。杨辰雨告诉经济观察报,更换小配件是骑行的主要乐趣之一,她所在的成都已经渐入初秋季节,她又可以和朋友们相约共同骑车出行,“成都是公园城市,现在家附近有很多小公园了,没有太阳的时候骑行最舒服”。
在LABUBU爆火的那段时间,杨辰雨还购入了配件猪鼻扣小座椅来固定LABUBU,猪鼻扣是折叠自行车上用以连接车篮、座椅的常用固定配件,大部分猪鼻扣可承受5-10公斤重量,可以满足日常通勤或短途载物需求。
杨辰雨把自己对爱车的装扮图分享到小红书平台,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这给了她很多成就感。像杨辰雨这部分以休闲骑行为目的的消费者,是大行科工计划开拓的,除城市“通勤上班族”以外的目标人群。
今年7月,大行推出竞速属性的车型P18 Ultra,该款定位竞速弯把小折公路车,巡航速度达到35公里/小时,官方售价为5798元,在官方介绍中,这款车型能够“塞进后备箱,无缝衔接城市和户外”,兼具“弯把公路车、竞速、便携”为一体。大行正试图打破外界对“折叠车无法兼顾便捷与速度”的固有认知,进一步瞄准专业竞速人群。
第三,消费者愿意为骑行花更多的钱。
大行的热卖车型,在过去三年经历了以大众价位为主到以中端价位为主的转变。按照大行科工对自行车的价位划分,单价5000元以上的自行车为高端车型,已连续三年占该公司收入的10%左右;单价在2500元至5000元的为中端车型,对大行科工的收入贡献从2022年的50.6%升至2024年69.5%;而2500元以下的大众车型的收入占比已连续三年降低。
从售价来看,大行科工折叠自行车的平均售价由2022年的1593元/辆涨至2024年的1927元/辆,大行科工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偏好转向高端和创新折叠自行车,导致中高端车型的销量占比增加。大行科工还预测,中国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持续上升,愿意购入较为高端产品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能够推动未来中高端部分的增长潜力。
第四,线上买车越来越普遍。
大行科工近两年在线上渠道发力明显,和传统自行车企业以线下门店为主要运营渠道有所差异。
其招股书显示,2022到2024年,大行科工线上直销收入从1414.5万元增至约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166%。线上直销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提升至2024年的35.4%,2025年前四个月,线上直销占比进一步上升至44.8%。特别是在京东、天猫“6·18”“双十一”大促期间,大行科工在电商平台享有3%至7%折扣的前提下,多次登顶折叠自行车品类零售额榜首。
最后,自行车行业存在库存风险。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自今年以来包括美利达、捷安特、喜德盛在内的多个自行车品牌面临库存压力,不少经销商选择降价甩货。
其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骑行热”后数量激增的自行车门店,在骑行需求降温后面临着库存难以周转的问题。从大行科工的财报看,今年前四个月,其营收也保持了51.8%的增长,且此次上市后募集的资金中,大部分将用于产能扩展。但大行科工也提到,该公司向经销商销售大量产品,若经销商积压过多库存,可能会对大行的销售量、业务运营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大行科工上市后对折叠自行车业务的更多计划,经济观察报向其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前,对方暂未回复。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