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9-02 21:45:51
(原标题:心玮医疗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 脑机接口预计明年临床试验)
作为我国神经介入器械代表性企业之一,心玮医疗(06609.HK)今年中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094万元,进入规模化的盈利阶段。同时,血管内介入式脑机接口明年底开启临床试验。并将启动8000万港币回购向市场展示对未来的信心。
心玮医疗拥有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溢血)和通路等三大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产品线。今年上半年3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而首次实现盈利。
其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实现销售收入近2亿元,增速达40%以上,整体毛利率回升至近70%,销售和管理费用率下降8个百分点、降至37%。
对于未来的发展,公司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出强烈的信心。预计2025年全年利润水平在7000万—8000万左右。未来几年在收入端保持35%的年度复合年增长率的情况下,计划维持50%以上的利润增长水平。公司的信心来自于几个方面:
新产品已经和持续带动整体销售的增长
出血性脑卒中领域,依托去年底上市的辅助支架产品,心玮医疗快速推进医院开院与准入,新增接近200家合作医院,预计全年有望实现400—500家以上医院准入,并带动弹簧圈产品销量实现翻倍增长。今年2月,心玮医疗的国产首款涂层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上市,由此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弹簧圈+辅助支架+密网支架”完整动脉瘤治疗解决方案的企业,密网支架也将成为其出血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缺血性脑卒中领域,今年心玮医疗重点推广抽吸导管产品及配套的大口径抽吸、级联技术。2025年上半年,缺血性脑卒中业务相关产品带动收入、植入医院数量及植入量均实现显著增长,活跃植入医院数量同比增长超20%,在原有1000多家合作医院基础上持续扩容,植入量同比增长60%。产品终端植入金额规模按全年测算预计接近7亿元,保守估计市场份额为10%—12%。新产品——颈动脉支架处于注册过程中,目前只有进口产品,还有3家国产产品在研。颅内药物支架可望2026年年底上市,针对颅内动脉狭窄,其东亚人群发病率显著高于欧美,目前手术使用非专业支架的手术每年大概有5万—10万例,专用支架上市后市场空间较大。
介入通路产品方面,心玮医疗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8%,在血管闭合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超20%。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首个BD项目——与矩阵合作推出新一代封堵器,未来两代封堵器产品组合将进一步扩大该领域市场份额。
同时,心玮医疗的海外业务已覆盖和正在注册的国家和地区超过30个,计划2026年扩展至50个以上。今年海外销售规模预计在200万美金左右,未来几年增速在50%—100%。
医保政策对创新器械友好
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心玮医疗在与投资者交流中,对医保政策表示了乐观的展望。
公司认为,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通用名同一目录的产品可能继续采用集采,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既可以保证产品降价,又可以保证头部厂家的份额。创新器械如通用名新开或仅有1—2个产品有望通过商保引入、谈判等多样化支付方式获得支持。并认为,公司的颅内药物支架、脑机接口等创新产品未来将受益于此。
介入式脑机接口明年底开始正式的临床试验
区别于传统的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心玮医疗创新性地提出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路线,通过微创方式植入设备,先后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一等奖等。
心玮医疗脑机接口产品以支架电极为载体,信号稳定性高,清晰度高于非侵入式、略低于侵入式皮层电极。与侵入式和半侵入式脑机接口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手术的微创性,可取出性强,并具有长期植入稳定性,最长动物植入近一年半信号无衰减,对标美国已与苹果等合作的Synchron公司。
2021年,心玮医疗与南开大学开始合作,启动介入式脑机接口项目,已完成多次动物实验,理论验证已经结束,预计2026年底前开启正式的临床试验。
证券时报
2025-09-03
证券时报
2025-09-03
证券时报
2025-09-03
证券时报
2025-09-03
证券时报
2025-09-03
格隆汇
2025-09-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