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

丰田中国召回23万辆车 部分车型螺旋弹簧有断裂风险

来源:五星车评

2025-08-15 21:33:52

(原标题:丰田中国召回23万辆车 部分车型螺旋弹簧有断裂风险)



8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公告显示,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备案了召回计划,合计在中国市场召回汽车总数超23万辆,创下年内合资车企单次召回规模之最。

此次召回原因主要是车辆存在仪表盘突发黑屏、悬架弹簧暗藏断裂风险,包括凯美瑞、亚洲龙等主力车型,更让雷克萨斯高端车系被波及。

虽然是主动召回,丰田也给出了解决方案,暂未冲击到销量基本盘,但放在中国新能源车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此类质量事件可能影响消费者信心。

就在丰田召回风暴五天后,《智能网联汽车新规》紧急征求意见,市场监管呈现出从硬件安全扩展到软件伦理的趋势,这对深陷转型困局的丰田而言,无疑面临油电切换与智能革命的双重挑战。

01涉及凯美瑞等多款热门车型

本次召回,共涉及四家公司,以及多款热门车型。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召回编号S2025M0124V,自2025年9月30日起,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亚洲龙车型,共计54143辆。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编号S2025M0125V:自2025年8月7日起,陆续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世极车型,共计79辆;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部分雷克萨斯LM500h、LM350h、LS500h车型,共计6866辆;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皇冠SportCross车型,共计35054辆。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编号S2025M0126V:自2025年9月30日起,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车型,共计302辆。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则是分两批次召回,自2025年9月30日起,召回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1月8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全新第九代凯美瑞车型,共计69169辆;2023年3月16日至2024年12月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雷凌车型,共计57402辆;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3月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凌尚车型,共计6574辆。

2023年6月21日至2024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锋兰达车型,共计887辆。同时,自即日(8月8日)起,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5年4月24日至2025年5月2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全新第九代凯美瑞车型,共计6154辆。

四家丰田系车企此次召回汽车数量合计超23万辆,问题根源直指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以及部分批次车辆前悬架螺旋弹簧在制造过程中热处理不当。

前者为软件缺陷可能导致车辆启动初期仪表突发黑屏,致使车速、警告灯等关键行车信息完全消失。驾驶员在启动瞬间处于“信息缺失”状态,若车辆存在机械故障,警告灯无法及时提示,可能延误处置时间。

后者为硬件缺陷,前悬架螺旋弹簧在制造过程中热处理不当导致强度不足。在极端情况下,螺旋弹簧可能突然断裂,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广汽丰田将对不良批次的螺旋弹簧进行免费更换。

四家公司表示,将为召回范围内的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为PHEV车型进行检查,并基于检查结果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或更换组合仪表,以消除安全隐患。

02质量事件或影响消费者信心

对丰田而言,主动召回或许能化解当前危机,但放在中国新能源车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此类质量事件可能影响消费者信心。

丰田此次召回的凯美瑞为广汽丰田的销量支柱车型,2025年上半年贡献品牌30%销量;亚洲龙则是一汽丰田的旗舰轿车,占一汽丰田中高端市场40%份额,两款核心产品同时陷入质量风波,或将让市场对其产品质量产生疑惑。

此次硬件与软件缺陷并发,折射出丰田转型中的系统性挑战。首先是在供应链品控方面失守,悬架弹簧热处理缺陷集中于2025年4-5月批次,暴露零部件批次管理漏洞,对比丰田北美工厂的“零缺陷率”标准,中国供应链本土化进程仍存差距。

其次,在智能化能力略显滞后。仪表黑屏源于软件适配缺陷,反映日企在复杂电子架构开发中的短板,目前中国市场上合资阵营新能源渗透率仅5.3%,丰田电动化依赖混动车型,纯电产品一直缺乏爆款。

再者,是双车战略失效。众所周知,丰田同平台车型命运两极分化,比如由中方主导的广汽丰田铂智3X月销6833辆,而依赖于日方传统开发逻辑的一汽丰田bZ5仅售1494辆,二者销量上对比明显的根源在于本土化不足,铂智3X为满足中国消费者喜好主动谋变,升级智能化配置提升整车性价比,而bZ5为降低成本减配360度全景影像等消费者刚需功能,背离新能源用户期待。

丰田能维护其可靠、耐用、领先保值率的品牌形象吗?

03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正全面收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丰田宣布大规模召回五天后,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于8月13日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这份文件直指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监管痛点。新规要求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辅助驾驶”夸大宣传问题,新规明确要求,不得暗示消费者可将辅助驾驶视为自动驾驶。企业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命名及营销中,不得暗示消费者可以视其为自动驾驶系统、具备实际上并不具备的功能。

新规征求意见稿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监管正全面收紧。短期看,行业合规成本势必增加。

长期而言,随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回管理系统持续升级,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车企更需要建立更超前的缺陷预防机制,在“问题发生前”拦截风险,而非仅仅在“问题暴露后”被动召回。

这对传统巨头丰田而言,无疑是又增一大挑战。既要解决眼前的硬件制造缺陷,又要应对智能化、网联化带来的全新质量管控挑战,压力倍增。

眼下,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60%平台期,市场监管从硬件安全扩展到软件伦理,丰田的大规模召回事件作为今年的典型案例,也给转型中的合资车企敲响警钟——无论未来发展要如何走下去,都需切记,智能化是天花板,而安全是底线。

询价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