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释永信:“佛门CEO”的双面人生

来源:和讯财经

2025-07-28 18:42:33

(原标题:释永信:“佛门CEO”的双面人生)

1928年发生的一场大火,几乎完全摧毁了少林寺。如今,一场围绕现任方丈释永信的负面争议,再次让少林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7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发布公告称,释永信的所作所为性质十分恶劣,严重败坏了佛教界的声誉,损害了出家人的形象,同意对释永信(俗名:刘应成)的戒牒予以注销。

据少林寺管理处7月27日消息,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实际上,早在2015年,释永信就因举报陷入争议。当时,有署名 “少林弟子释正义” 的人在网络上发布文章《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随后释延鲁与其他四名举报者向最高检察院、中国佛教协会和国家宗教局递交材料,举报释永信敲诈财物、挪用善款、侵占少林资产、生活腐败、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等多项罪名。

2017年2月,官方公布了调查结果,确认释永信确实存在双重户口问题,但其他经济问题及生活作风问题均未被查实。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释永信被指控的内容与2015年的举报内容高度重合。

01 释永信的“三次危机”

根据公开报道,释永信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天前出席少林寺全体僧众会议。这些年,频繁出现在台前的他,每天都在更新个人社交媒体,最后一条微博的更新停留在7月24日。

释永信于1981年出家少林寺,拜第29代方丈释行正为师,1999年升座为第30代方丈,执掌少林寺至今26年。

他在佛教的地位非常高,不仅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还任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掌管地方宗教事务,曾连续当选多届全国人大代表。

上任多年来,这位佛教代表和他执掌的少林寺并不是第一次陷入危机,而上一次危机源于2009年少林寺的上市传闻。

2009年12月,有媒体公开报道称,香港中旅集团与河南登封市政府合资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计划将包括少林寺门票经营权在内的嵩山少林景区资产打包,谋求在2011年上市。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少林寺方面公开表示毫不知情,并强烈反对,称此举“比1928年火烧少林寺还要可怕”,担心一旦上市,少林寺的品牌和宗教主权将旁落,佛教传承难以为继。

随后,登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诺“少林寺不会上市”。最终,该上市计划并未实施。

释永信后来将这一事件称为他出家以来遭遇的第二次重大危机。

据《南方周末》报道,“上市危机”后,释永信在少林寺内召开了一场祈法大会,誓保“禅宗祖庭基业永固”,反对佛门被商业化。

而释永信经历的第一次危机则是他早年曾被少林寺 “迁单”(即逐出寺院)的经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释永信在年轻时曾因某些原因被迁单,这在当时的僧团中是极为严重的处罚,相当于被剥夺了僧人身份。后来他又得以重返寺院,并最终成为方丈。

2025年7月,释永信遇到了出家以来的第三次危机,这次危机显然要比前两次更加严重,并且已经超过了宗教事务的范围,数项罪名需要多部门联合调查。同时,随着事件的逐步曝光,他的商业版图也浮出水面。

02 “佛门CEO”的双面人生

实际上,这位反对“佛门被商业化”的方丈是首位将佛教机构商业化、全球化运作的佛教掌门人。

释永信可以说是佛教商业化第一人,他推行了很多具有开拓性的举措,因此他的支持者也将其视为带动佛教复兴的革新者。

1997年,释永信创办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中国首家佛教公司,标志着佛教场所从依赖香火转向市场化运营。2001年,他在德国设立首个少林文化中心,开启全球扩张。至2025年,海外中心达50余个,据估计年收入超千万美元。

2003年,他将“少林”品牌授权网络游戏《少林传奇》,获38万元版权费,这也是国内首例宗教IP授权案例。2008年,淘宝店“少林欢喜地”上线,销售开光法器、素饼等,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开创了宗教电商模式。

2021年,少林寺入驻抖音后,释永信尝试了直播带货,首场开播仅5分钟就售罄999元礼盒,单场销售额破500万。

在海外市场,他创办的少林武僧团每年在全球巡演超200场,每场演出更是高达50万美元。

在多种尝试下,少林寺的名声越来越高,释永信也确实把少林寺打造成了一块金字招牌。

据悉,少林寺每年接待游客大约400万~420万人次,票价在60~100元,门票年收入约超过3亿元,此外每天还有香火和捐赠,旺季单日可达到几十万元。而这些钱的去向,并没有公开记录和说明。

从表面上看这些举措是宗教的开拓与创新,实际上是商业版图的快速扩张。

根据Wind信息梳理,释永信直接控制了5家公司,其中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他商业版图向外拓展的枢纽。虽然他在2022年4月退出了公司,但是退出前仍是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通过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释永信间接控制了11家公司,加上直接控制的几家,他名下至少有16家公司,其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已经被注销。

这些企业设计范围广泛,包括佛教用品设计、地产开发与投资、文化传播与教育、食品与药品、旅游与酒店、文创和品牌授权、茶叶贸易等领域。此外,在这些领域,释永信累计注册706个相关商标,构建“少林+”商业矩阵,抛开不同板块的收入,每年光商标授权费就价格不菲。

释永信依托少林寺的千年声誉,打造出一个横跨文化、地产、资本的商业帝国,这不仅揭露了宗教领域长期存在的财务不透明问题,也将核心矛盾摆到眼前:宗教是否应该商业化?信仰的纯度与商业的尺度,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死结?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