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1.1万美元的香奈儿只需600美元!“超A货”已成大牌平替

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5-07-15 08:04:17

(原标题:1.1万美元的香奈儿只需600美元!“超A货”已成大牌平替)

语:一种新的假货种类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若没有X光机,几乎无法辨别真假。

桑多尔·沃克普(Sandor Walkup)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一家高级餐厅等待座位时,注意到有位女士正仔细打量他的喜马拉雅铂金包(Himalayan Birkin)。这是爱马仕(Herms)出品的一款稀有鳄鱼皮手袋,其售价高达数万美元,仅提供给顶级客户购买。

当我走过餐厅时,她拦住我说:“我特别喜欢你的包,这个尺寸真是太完美了。可能花了你一大笔钱吧。”

当这位女士问他是否考虑出售时,TikTok网红沃克普(Walkup)坦率地告诉她:“女士,这个包是假的。”这位女士对这款仿制的爱马仕铂金包(Birkin)逼真的程度感到惊讶,并询问在哪里可以购买到类似的产品。于是,沃克普向她提供了一位私人卖家的联系方式,这位卖家专门出售顶级高仿品。

造假者已经将仿制手袋的工艺发展到了极致,这正在颠覆奢侈品行业的经济格局。假手袋一直存在,但过去的假货通常是廉价且塑料感十足的那种,在路边小贩处只需花几块钱就能买到。

新一代业内称为“超级仿品”的假货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其价格从500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造假者通过加密的通讯工具(如WhatsApp或Telegram)接收订单,提供实时客服支持,并以品牌包装直接将商品送到您的家门口。

他们向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支付费用,直接向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者推广非法商品。这种手法的效果非常出色,不仅为伪造者晦暗不明的形象“洗白”,甚至还改变了人们形容这些包的语言表述。“假货”这个词已经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高仿”、“镜像包”、“超A货”或“1:1复刻”等称呼。

对奢侈品牌而言,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是,年轻消费者开始青睐“超高仿”产品。今年4月,一场社交媒体风波爆发,中国的假冒制造商上传视频,声称一些知名奢侈品牌正在秘密地以极低成本在中国生产其手袋。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视频中的说法都是虚假的。

但这些帖子加深了Z世代消费者对奢侈品行业高额加价的质疑,也引发了他们对购买真正奢侈品是否公平的担忧。据经纪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统计,一些热门手袋,例如Lady Dior,其售价最高可达生产成本的15倍。

“购买高仿产品正逐渐成为一种‘向大牌竖中指’的方式,”澳大利亚的奢侈品营销专家玛丽安·马克卡(Marian Makkar)如是说,她曾对“超级仿品”现象进行过研究。

有早期迹象表明,年轻消费者对正品奢侈品的热情减退正在影响行业的营收表现。据咨询公司贝恩(Bain & Co.)的数据显示,去年Z世代消费者在奢侈品牌上的花费比2023年减少了大约50亿美元。这可能仅仅表明他们因账单上涨而感到经济压力,或者是他们大规模转向购买假货的迹象。

对于“超级仿品”(Superfake)态度的转变,无疑为假货制造商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他们如今将产品定位为一种精明的消费选择,用以替代价格高昂的奢侈品牌:为什么要花费11,000美元购买一只正品的香奈儿(Chanel)经典翻盖包,而只需要花600美元,就能从一家声称其皮革与这家巴黎品牌来自相同欧洲供应商的中国工厂里购买一款几乎难辨真假的复制品呢?

大约五年前,从事二手奢侈品业务的人们首次注意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高仿品。这些超仿包的制作水平之高,甚至用肉眼都难以分辨真伪。

奢侈品转售网站Fashionphile在其纽约旗舰店展示了一款假冒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手袋,与一款正品并排放置,作为一项“鉴定真伪挑战”,测试顾客是否能分辨真假。该公司创始人萨拉·戴维斯(Sarah Davis)表示,即使是顶级奢侈品牌的销售助理也无法分辨这两款手袋的区别。

竞争对手转售平台The RealReal(真真假假)不得不投资XRF技术,用于检测手袋扣件的金属成分,以识别新的假货。该公司还购入了X光机器,用于检查手袋的内部结构。根据The RealReal的鉴定总监亨特·汤普森(Hunter Thompson)的说法,造假者已经完美复制了手袋的外观,但可能会在内部留下蛛丝马迹。“这可能是一个微小的细节,比如钉头是如何敲进去的。”

防伪专家对假货为何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仿真度有自己的理论。其中一种观点是工业盗窃。奢侈品牌通常将制作正品手袋的工艺指令存储在被称为技术包(tech packs)的数字模板中。

这些主控手册包含一个Excel表格,表格中记录了手袋的精确尺寸、技术图纸、所用线材、装饰物和皮革的详细信息,甚至还标明了每条缝线上针脚的精确数量。如果一个品牌的技术包(tech pack)落入不法之徒之手,造假者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制作出一模一样的仿品。随着品牌将更多生产环节外包,这些信息从工厂泄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伪造者还试图挖走正牌工厂的员工,以获取内部信息。从事奢侈手袋缝制工作的工人薪资尚可,但并不算奢华,因此可能会因为非法制造商的优厚条件而动心。

爱马仕(Herms)根据Glassdoor的薪资评估数据显示,为其法国本土的手袋工匠支付的年薪(包括奖金)约为4万美元。这一金额甚至低于品牌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一只鳄鱼皮柏金包的价格。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一些前员工曾在2020年因在本职工作以外参与伪造奢侈品交易而被判有罪。

大多数假货仍然是通过传统方式制造的:造假者购买一个正品包,拆解它以研究制作方法,然后逆向工程制造出一个假货。

据品牌保护机构Rouse驻广州的调查员詹姆斯·戈德弗罗伊(James Godefroy)介绍,最好的“超级仿制”包通常出自中国的一些工厂。这些工厂白天为大众时尚零售商进行合法生产,但到了夜晚,则开启一条“幽灵生产线”来制造高仿产品。

造假者通过付费让社交媒体网红评测假冒手袋,以此推动需求。一位Instagram账号@davidslifestyle的动态中充斥着真假商品开箱的视频。关注者可以点击其direct.me页面的链接,在那里可以找到超过150种假冒商品的推广链接,包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Neverfull托特包和爱马仕(Herms)的铂金包。

这些链接指向了一个名为“Save Bullet”的香港网站。据悉,根据Save Bullet的联属营销计划,这位博主可以从其视频带来的每笔销售中获取10%的分成。以一款售价789美元的假黄色爱马仕(Herms)Birkin手袋为例,每位粉丝下单购买一个手袋,这位博主便可赚取近80美元的收益。 @大卫的生活方式(davidslifestyle)表示,他在自己的频道上评论了真实和仿制的奢侈品,并且在一年半前之前都购买的是正品,但后来他觉得正品的质量下降了。

假货制造商最新的在线分销模式正在成为奢侈品牌的噩梦。过去,假冒手袋通常以大批量运输的形式抵达海关港口,这使得拦截相对容易。而现在,假货制造商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大量的小包裹涌向海关,给监管机构带来了极大压力,许多包裹轻松逃过了检查。

奢侈品牌会聘请私人侦探收集有关制假者活动的信息。他们在假货交易活跃的在线论坛上开设虚假账户,并潜入工厂进行秘密调查。

调查人员喜欢关注一个名为RepladiesDesigner的自由讨论社区,它是Reddit平台上的一个板块,拥有超过20万名成员。该社区的假包爱好者会分享推荐卖家的中国或香港的WhatsApp联系方式,并发布他们最新购买的商品照片。Reddi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明确某个板块的社区“专注于违规内容”,它可能会将该板块封禁。

造假者正转移到私人Instagram账户或只接受邀请的Telegram群组,这些平台让奢侈品牌更难进行追踪。“现在就像加入一个高尔夫俱乐部,”品牌保护公司Corsearch的情报与调查副总裁杰克·克鲁尼斯(Jak Cluness)说道,“必须由其他成员推荐才能进入。”他正在追踪一个WhatsApp群组,该群组采用订阅模式,向成员每月收取98美元的费用,以提供高品质的假货渠道。

一位名叫海蒂(Heidi)的假货经销商在一次文字采访中表示,她为几家工厂工作,每个工厂专注于生产不同品牌的假货。一只来自她所谓的“隐星工厂”(Hidden Star factory)的假爱马仕Birkin 25手袋(采用Togo皮革)售价为1800美元,而鳄鱼皮等珍稀皮革制成的假Birkin起售价则为4000美元,相比之下,正品的售价通常超过5万美元。

对于一款仿制的香奈儿(Chanel)经典翻盖包,卖家推荐了“187工厂”(187 Factory)。这个工厂售卖的价格为575美元的高仿包因其品质出众而广受欢迎,甚至出现了“假冒的187高仿品”。一些竞争对手伪装成该工厂的销售渠道,却实际上提供质量较差的仿制品。

根据克鲁内斯(Cluness)的说法,线上卖家通常是自由职业者,他们通过展示诸如缝线的精细度以及接缝是否对齐等细节来吸引顾客。他们甚至会发送假货的质量检测视频,以确保消费者在发货前对购买的包袋感到满意。一名忙碌的自由职业卖家每月仅佣金收入就可以达到5000到20000美元不等。

假货工厂同样能够赚取丰厚利润。一款高仿顶级包在中国的生产成本约为150美元,包括人工和原材料费用。如果工厂直接负责销售,其运营利润率可达到50%甚至更高。相比之下,正品奢侈品牌的手袋运营利润率能达到40%就已实属幸运,因为他们还需要投入昂贵的门店费用、符合生活水平的工资以及数十亿美元的广告预算。

一位居住在广州的假冒工厂老板李姓表示,他每售出一个假冒爱马仕(Herms)包赚取450美元的利润,每月大约销售三百个。他最近花费了超过七万美元购买了三只正品包作为模板,包括一款Birkin 30、Mini Kelly II和喜马拉雅Birkin 25。他正在切割台上将这些正品包拆解,用来制作仿制品的模板。

他称那些原价购买正品奢侈品的人为“愚蠢且虚荣”。而他的顾客却可能要求颇多。他表示:“购买仿品的人往往非常敏感,也特别挑剔。”

品牌有时将假货视为一种“入门药”,认为这会最终引导消费者购买正品。曾担任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和古驰(Gucci)销售助理、现为伦敦Hunt & Gather公关代理公司经理的布莉吉·艾尔德(Briege Elder)表示,人们经常会带着假包来到这些品牌的门店。

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绝不能揭穿仿品的真相。“我们永远不会直接提及假货,无论它是全世界最差的仿冒品还是最好的仿冒品。”携带假货的人被视为潜在的客户。“今天他们可能用的是假货,但未来他们可能会成为我们的顾客,”埃尔德(Elder)说道。

品牌在打击假货方面的预算相对较少,这表明他们尚未对“超级仿制品”现象产生严重担忧。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公司路威酩轩(LVMH)去年在广告上的花费超过了110亿美元,但仅在打击假货方面投入了4500万美元。这样的投入看起来显得捉襟见肘。而与此同时,“超级仿制品”的造假者正在逐渐成为真正的竞争者。

来源:

https://www.wsj.com/business/retail/luxury-counterfeits-handbags-superfakes-a490fb42?mod=mhp

#超高仿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