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隆汇
2025-07-14 17:36:09
(原标题:四维智联港股IPO,滴滴、博世创投押注,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
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时候,除了考虑价格、安全性、外观、品牌之外,还看重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体验等因素。其中,智能座舱具有语音辨识、触控屏幕等互动功能,可通过语言指令控制导航、空调、音乐等功能,避免驾驶员低头操作,有利于提升驾驶安全性及汽车吸引力。
智能座舱领域已有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等上市公司,近期又有企业冲击IPO。格隆汇获悉,近期,四维智联(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四维智联”)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此前,四维智联已委任中信里昂证券为整体协调人,7月10日进一步委任招银国际及软库中华为整体协调人。四维智联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2024年营收超4亿元,但也存在净利润持续亏损、依赖五大客户等经营隐忧。
如今智能座舱市场情况如何?不妨通过四维智联来一探究竟。
1
江苏南京冲出一家IPO,滴滴科技、博世创投入股
四维智联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四维图新北京首次收购四维智联北京51%的股权,主要从事智能网联业务。2018年,四维图新北京进行业务重组,智能网联业务分拆独立运营,在重组过程中,四维智联北京改组为公司的附属公司之一。
近几年四维智联的业务发展很快,2017年为一家整车厂的汽车型号开发的地图导航产品取得定点项目,2019年公司的合约制造商开始大规模生产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2021年公司的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及硬件组件取得定点项目,2025年又从一个主要客户那里取得高级域控制器的座舱域控制器定点项目。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6月20日,四维图新北京通过构成四维图新集团的四维图新香港、图吧科技、四维智联香港,连同僱员持股计划控股实体和宁波智合共同拥有约45.32%权益,为控股股东。同时,滴滴科技、博世创投、爱驰汽车等均为公司股东。
公司股权架构,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四维智联的董事长程鹏今年49岁,1997年取得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士学位。他2003年10月加入四维图新北京,现担任四维图新北京的董事、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领导四维图新北京从一家纯地图服务供应商向智能云、驾驶、座舱及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司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王建勤今年43岁,2004年取得中北大学(前称华北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士学位。他曾担任过北京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西安开天铁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设计师,后来在2018年4月加入公司,担任四维智联北京资深总监,2022年成为高级副总裁。
2
聚焦汽车智能座舱领域,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
四维智联聚焦汽车智能座舱领域,依托全栈自研软件平台,提供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其他相关服务,致力于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产品,全面革新驾驶前、中、后的用户体验,为用户带来极致出行体验,并将汽车转变为用户的“第三生活空间”。
其中,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座舱系统、全景影像、地图导航、AI助手、影音娱乐、综合服务与运营等不同组成部分。
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硬件系统与多功能软件设置之间的无缝整合,整合域控制器、智能座舱软件及各种硬件组件(包括显示屏、麦克风、扬声器、电线及天线)。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2年至2024年,四维智联来自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从30.3%提升至50.8%,而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占比从69.4%降至49.1%。
公司收入明细,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我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仍处于创新发展阶段,近两年,四维智联仍深陷亏损之中,且亏损幅度持续增加,毛利率也小幅下滑。
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四维智联的营业收入分别约5.39亿元、4.77亿元、4.7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0.2%、29.4%、29.2%,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2.04亿元、-2.65亿元、-3.7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且公司短期内可能会继续产生净亏损。
为了在产品功能及性能方面实现突破,公司砸了不少钱搞研发,不仅在北京、深圳、大连和南京建立了研发中心,还有几百人的研发团队。截至2025年6月20日,公司研发人员为377名,占员工总数的83%。报告期内,四维智联的研发开支分别约1.13亿元、1.03亿元、2.1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21.0%、21.7%及43.8%。
业绩持续亏损之下,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也持续流出。报告期内,四维智联分别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约3430万元、4730万元、1.9亿元,如果未来继续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公司的营运资金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财务状况。
此外,受赎回负债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的负债净额分别约21.76亿元、24.42亿元、28.2亿元。
3
五大客户贡献超8成收入,2024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1%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汽车的智能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人车互动的中心枢纽,运用显示器、语音识别、触控屏幕等先进技术促进无缝沟通。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的上游参与者主要包括硬件供应商,如PCB、仪表板和芯片制造商,以及提供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各种座舱应用软件的软件供应商,包括沪电股份、景旺电子、东山精密、高通、恩智浦、芯驰科技、京东方、TCL、华为鸿蒙、东方通等。
中游参与者以传统的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网络技术公司和整车厂为主,除了四维智联之外,还有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中科创达等公司。
下游则为国内、合资及海外整车厂,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小鹏汽车等整车厂将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应用于车辆,并最终交付给消费者。
四维智联的供应商包括电子组件、结构组件、摄像头模块供应商,以及QQ音乐、爱奇艺等第三方内容提供者。报告期内,公司的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共分别占采购总额的33.5%、37.7%及50.0%。
公司的客户主要由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组成,其中大部分位于中国。报告期内,四维智联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合计占收入总额的85.9%、96.2%及92.2%;尤其是同期来自最大客户(亦为公司控股股东)四维图新北京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2.6%、46.5%及47.8%,占比较大,存在关联交易风险,且公司大部分收入依赖少数重点客户。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全球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为3222亿元,按照18.9%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到2029年进一步增至7770亿元。
其中,2024年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322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加至3130亿元,由2025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9%。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全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相对分散,竞争持续从单一产品转向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凭借强劲的技术开发能力、卓越的产品交付能力、以及强大的客户拓展能力,占市场份额约75%至85%。
2024年十大中国一级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8%,其中四维智联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1%,位列中国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第十位及全球中国软件驱动一级供应商第三位。
整体而言,尽管四维智联所处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但行业竞争激烈且发展迅速,公司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定价、产品质量和安全等多方面与国内外公司竞争,未来四维智联能否持续绑定大客户,并提高自我造血能力,格隆汇将持续关注。
智通财经
2025-07-14
格隆汇
2025-07-14
智通财经
2025-07-14
智通财经
2025-07-14
智通财经
2025-07-14
智通财经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