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高温点燃空调大战:巨头让利下场肉搏 价格看齐国补后 黑龙江销量暴增300%

来源:时代财经

媒体

2025-07-12 09:45:59

(原标题:高温点燃空调大战:巨头让利下场肉搏 价格看齐国补后 黑龙江销量暴增300%)

近几日,全国都在被高温炙烤。

7月初,中国气象局首次发布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连日来,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等地局部气温突破40℃,就连中国最北边的省份黑龙江也被热浪席卷。

这也直接拉动了多地空调销量增长。

京东数据显示,从6月24日至7月7日,黑龙江省内空调送货、安装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0%;其中7月4日更迎来“订单井喷”,较去年增长400%,达到历史最高峰值。美的空调近期单日安装量达24.5万套,破历史峰值。

实际上,在这一轮高温之前,今年空调市场已经相当火热。

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长虹方面表示,今年上半年高峰期满产运转时,一天下线的空调可超过10万台,长虹空调产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8%以上。

奥维云网(AVC)总裁郭梅德此前分析称,今年1-5月空调大盘增长了10.6%。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618,空调品类线上渠道零售额规模达275.2亿元,同比增长16.6%;线下渠道零售规模达209.6亿元,同比增长15.8%;全渠道实现零售额规模达485亿元,同比增长16.3%。

拼价格、拼技术,今年的空调市场正走向白热化。

价格见底?

“现在的价格离国补期间有距离。” 位于广州天河区的广百电器天河中怡店内,一名导购人员向时代财经坦言。

不过这并非没有解决方法。有销售人员向时代财经表示,厂商愿意让利,可以将价格下探到离国补只差100元、200元的低价。“现在到处都在打价格战,为了卖货只能这样了,这肯定也是消费者想要的。”她表示。

在低价位段的产品上,品牌让利叠加卖场让利,实际的到手价格可能相当可观。以一台原价2788元的海尔C200空调为例,叠加门店和品牌优惠后,价格可以达到1600元。

而对于中高端产品,因功能升级导致的价格上涨,降价幅度或有限。不过在中高端领域,部分二线品牌会下放大量高端机型的功能,用更低的价格去和一线品牌同功能但更高价的产品博弈。

一名苏宁易购导购主动向时代财经推荐TCL小蓝翼的一款柜机。他表示,在相同的配置下(语音控制、新风换气、无风感等),其他一线品牌柜机的价格可能会冲到10000上下,但这款折扣之后只需5999元。“比线上还要便宜1000元。”

让利也体现在产品之外,时代财经发现,各大厂商、家电卖场也会主动提供一些后续的附加服务,以吸引消费者,比如免费安装配送、超长保修期等。

价格战同样蔓延到了线上。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 2024年12月30日-2025年7月6日,销量排行居前的品牌产品均价基本都在下降。美的、海尔系或是降价的主力军。具体看,销售额市占第一的美的降幅达到12.23%;此外,排名第四的美的子品牌华凌、海尔及其子品牌统帅的均价降幅都在10%左右。

作为销量第二的格力则相对克制,价格降幅在1.11%。“鲶鱼”小米则走向了巨头的反方向,在销量同比去年微增的同时,均价上升了10.64%。

不过,奥维云网预计,虽然空调旺季在7月持续,但国补政策的不确定性及行业价格下降空间有限,头部品牌有望引领价格修复,缓解当前价格与库存的双重压力。

资深产业经济分析师、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也提到,当前空调行业的价格战态势较为明显,从行业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整体市场均价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线上市场,仅有极少数品牌保持了均价增长。

“但主打中高端市场的主力品牌显然不愿陷入低价竞争,因此纷纷向高端化方向拓展,以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他直言,未来行业必然将逐步摆脱低价值、高烈度的价格战内卷,转而向高品质的价值竞争方向发展。

各显神通

价格确实不是今年空调大战唯一的维度。

时代财经在走访时发现,即使在同一个类型、价位段,不同品牌也采取了差异化的技术路径和产品策略。

智能化是2025年的空调产品最常被提及的新卖点之一。

美的集团 ( 000333.SZ , 00300.HK ) 、海信家电(000921.SZ)旗下多款空调产品都接入了大模型,能够实现语音操控等功能。

“智能化对消费意愿的拉动还是非常显著的。”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柜机开发负责人朱天宏指出,随着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显著提升,传统遥控操作已无法满足年轻消费者对APP交互、语音控制等智能化功能的要求。

他告诉时代财经,美的今年3月上市的空气机旗舰柜机具备智能化交互功能,因此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提货量已超过1万台。

朱天宏还提到,目前,美的也在和科大讯飞、DeepSeek、豆包、纳米搜索等合作,尝试将其他公司的技术融入产品中。

对于空调这类耐用品,节能与否也是消费者关注因素。时代财经注意到,对于曾经备受租房客户吐槽的“电价刺客”低能效空调,在线下卖场已经相当罕见。奥维云网统计也提到,今年618期间,新一级能效产品线上线下占比均超95%。格力电器(000651.SZ)提到,格力主推的AI节能王子凭借节能、舒适的优势也销量大增。

舒适和健康也是消费者关注的卖点。

奥维云网提到,在度过认知教育期后,舒适风空调市场正从早期尝鲜者向大众市场扩散。2024年以来,舒适风空调在线上市场产品均价相对稳定,而在线下市场产品均价则呈现波动下滑趋势。

董明珠健康家越开越多,“健康”成为格力今年主抓的标签。公司告诉时代财经,在刚刚结束的618大促,格力的明星产品风不吹人系列空调同比增长240%。

“舒适、健康、节能、可持续性和智能化,是美的空调重点规划的五个战略方向。”朱天宏告诉时代财经,美的旗下主打的高端空调全面风系列则在“6·18”期间卖出了近10万套。

“围城”内外

政策在变动,技术在革新,2025年,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最牵动目光的无异于新秀入场。

小米集团(01810.HK)作为空调行业近年来最显眼的外部挑战者,在接连发布空调挂机后,今年更是将目光投向了中央空调。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3月的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小米中央空调)预售速度或者说销量,已经达到了预期的5到6倍。”

一个月后,卢伟冰透露,小米空调已经完成了全产品线布局,并且实现了全栈自研;小米空调智能制造工厂会在今年年内投产。5月22日,小米集团宣布家电业务正式升级为战略核心业务。

在同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介绍,一季度,米家空调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02.7%。

对于刚刚过去的618,小米集团大家电部总经理单联瑜在微博提到,小米空冰洗三大品类全面“领跑行业”。

他还表示,小米今年有两个坚定的目标:空调今年做到国内前三,五年内小米大家电跻身中国数一数二的品牌。

另一个新入局者则是追觅。

在今年3月底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5)上,追觅展出了两款空调旗舰产品Z-Wind与X-Wind,从智能清洁领域跨界大家电。

当时,追觅野心勃勃地表示,要成为用硬件创新和用户洞察打破空调行业现有竞争格局的“鲶鱼”。

在接受时代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追觅空调负责人、首席产品经理李正良提到,追觅会创新结构设计、发力技术变革以追求更高端产品定价、避免陷入低价竞争。“未来肯定要尽快追求产品高端化,拉开市场差异。”他表示。

目前,追觅的两款空调还未正式全渠道上市,只在成都太古里的追觅旗舰店有产品展示。随后也会在北美、欧洲、俄语区、中东、东南亚、日韩澳等海外区域上市。

追觅同样也开始建厂。今年4月29日,追觅科技智能大家电总部基地项目在南京开工,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预计2027年投产。

大家电市场,像一座“围城”。

一面是小米、追觅等“鲶鱼”搅动风云,一面是方洪波在股东大会上直言,“谁现在进入家电,谁在战略上就已经输了”。在家电行业增长放缓的当下,为什么还有新秀愿意加入空调市场?

市场容量大或许是一个原因。奥维云网(AVC)PSI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用空调总销量18977万台,同比增长20.9%;其中,国内销售总量9652万台,同比增长6.6%。而同年国内洗衣机、冰箱和彩电的零售量分别为4297万台、4019万台和3086万台,仅为空调总体量的1/2~1/3。

“尽管家电行业是一个成熟市场,但由于新技术、新模式以及新消费趋势的出现,行业仍存在重新洗牌的机会。”丁少将认为,无论是传统品牌还是新兴品牌,都希望通过创新技术、差异化产品和新的商业模式来挖掘市场潜力,拓展增长空间。因此,空调行业呈现出“有人进有人出”的动态竞争格局,市场机会依然存在。

在朱天宏看来,行业的玩家越多,某种情况对行业创新的推动会更大。“大家相互竞争、相互去推动这个产业的进步,这是个好事。”

追觅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则直言,追觅在空调市场的原则是“不打价格战”。“我们希望通过更深的用户洞察、更快的研发速度、更强的市场表现在空调市场站稳脚跟。”

虽然当前价格战打得火热,但或许并非持久战。对于各空调品牌而言,丁少将指出,只有通过产品升级和技术引领,真正满足消费升级趋势,才能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fund

证券时报

2025-07-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