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新股前瞻|翼菲智能:2024年营收近2.7亿,工业机器人热潮下成长力可期?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7-05 22:08:42

(原标题:新股前瞻|翼菲智能:2024年营收近2.7亿,工业机器人热潮下成长力可期?)

港股市场再迎“新玩家”。

6月30日,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菲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拟通过18C章程(即专为特专科技公司定制的创新上市制度)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据悉,翼菲科技是一家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并提供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深耕轻工行业。此次若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其将有望成为港交所“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

营收迈入“快车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翼菲智能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亦是中国少数具备规模化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全面覆盖能力的机器人企业之一。

这一点,亦可翼菲智能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中窥出究竟。

据智通财经观察,该公司针对中国轻工行业设计了全面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组合,涵盖并联机器人(Bat系列)、AGV/AMR移动机器人(Camel系列)、SCARA机器人(Python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Lobster系列)及六轴工业机器人(Mantis系列),并具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控制及视觉系统(Gorilla及Kingkong系列)。而在全面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基础上,其还提供基于智能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应对特定的使用场景。

穿透到技术实力上,翼菲智能拥有全栈机器人架构,围绕熟练技术工人四大核心功能—脑眼、手、足构建,实现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移动等效能。这些能力共同构成公司产品的紧密协同且可扩展的技术基底。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轻工业机器人赛道正处于高速增长与结构升级的黄金期,公司作为细分领域龙头,营收自然也迈入了“快车道”。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翼菲智能实现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亿元、2.68亿元,后两年同比增长分别为23.46%、34%。同期,公司实现毛利分别为4325万元、3687万元、7102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6.7%、18.3%、26.5%,2024年毛利和毛利率均大幅回升。

不过,或由于该公司处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注重卡位技术高地加大研发投入的原因所致,目前翼菲智能仍处于亏损之中,2022年至2024年公司,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5755万元、1.1亿元、7150万元,处于短期“盈利阵痛”阶段。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3,420万、3,310万、3,870万元,占营收比例达21.1%、16.5%、14.4%。

虽然公司盈利处于“短期阵痛”中,但从后续成长力来看,翼菲智能还是具备充足的动能扭亏为盈——截至2024年,公司服务直销客户已达到275名,覆盖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与新能源、医疗健康、快消品和半导体等领域。在这其中,公司全球化拓展较为顺利,2024年的海外收入约为2550万元,约占当年收入的9.5%。除此之外,截至2025年6月21日,翼菲科技的在手订单价值已经超过4亿元。

鉴于上,可以看到,翼菲智能的盈利阵痛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的阶段特征,其亏损主因在于“战略投入前置”而非模式缺陷。未来随着公司产品受益于行业趋势大幅放量,公司有望快速迈入成长收获期。

行业爆发显“蓝海”特质

不得不说,在智能制造政策支持及产业升级需求加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加速爆发。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披露,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由2020年的人民币12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2%。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寻求通过机器人自动化来提高效率及精确度,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至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438亿元,2025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3%。

相关地,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也将由2020年的人民币36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7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8%。随着下游行业领域采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智能制造的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将于2029年达到人民币1,710亿元,2025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5%。

从上述双高位的行业增速来看,不难看出,轻工业机器人赛道正呈现出“蓝海”特质,进而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发展机遇。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轻工业机器人赛道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该行业存有一定的进入壁垒。

比如说技术壁垒,业机器人及解决方案市场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核心组件(包括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关键组件)的自主研发难度较大。这些技术长期被全球行业领导者垄断,新进入者很难实现突破。此外,机器人系统需要高度复杂的跨学科技术集成,如高精度运动控制、实时路径规划和AI算法优化。新进入者不仅须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还要面临技术验证周期长、产品可靠性要求严格等挑战,短期内难以与行业龙头竞争。

再或者是品牌壁垒,工业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行业的品牌壁垒主要体现在市场对成熟品牌的技术信任和使用惯性。行业龙头企业凭借稳定的产品性能、丰富的应用案例和全球化的服务体系,在客户心目中建立了稳定的品牌认知度。这种对品牌的依赖使得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突破龙头企业构建的品牌护城河,即使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或解决方案,也需要经过漫长的市场验证期才能获得客户认可。

目前来看,翼菲智能虽然仍未实现盈利,但从进入壁垒来看,该公司还是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一方面,公司是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国内领导者,市场占有率靠前;另一方面,公司具备较为强大的全栈自主研发能力及深厚技术储备,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持有36项发明专利,其中振动抑制算法、模块化关节设计等核心专利被行业巨头引用超百次;此外,公司还拥有全面且多元化产品组合,以及较为广泛的客户阵容。

综合上述,不难看出,身处工业机器人这一热门赛道,翼菲智能此次赴港上市无疑引人注目。当下翼菲智能虽处于亏损之中,但凭借技术护城河深固、头部优势明显等优势长期而言公司还是具备较强成长力,若此次IPO后加速产能释放与存货周转,翼菲智能有望收窄亏损,快速迈向规模盈利。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