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五年内四次,某上市公司点背还是在玩猫腻?

来源:正经社

2025-07-04 09:57:50

(原标题:五年内四次,某上市公司点背还是在玩猫腻?)

文丨李水秀 康康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300字)

金鸿顺的收购计划又双叒叕告吹了。

6月30日晚间,金鸿顺公告宣布,终止收购新思考电机95.79%股权的重组计划。公告称,“交易各方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方案进行了多次协商,但各方未能就交易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至此,这家位于江苏张家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宣布收购计划告吹的故事,在近五年内已达到四次。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去年10月,金鸿顺宣称最新一次重大收购事项停牌前,股价就已提前暴涨近七成;复牌后股价迅速触及31.36元/股(前复权,下同),随后便再次一路震荡下行。如今收购黄了,股价也在区间腰斩位置上下震荡已久,有散户直呼“被割了韭菜”。


1

生存危机


金鸿顺“屡败屡战”的背后,是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

这家2017年上市的公司,主营汽车车身和底盘冲压零部件制造。在汽车电动化浪潮和激烈竞争的冲击下,其传统产品需求急剧萎缩,新能源业务(如铝电池壳)尚未形成规模优势,还得承受整车价格下降传导过来的压力,盈利乃至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2019年-2024年,金鸿顺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告负。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8.88%,产能利用率不足(部分工厂仅40%-50%)。

生存危机之下,其求生姿态显得甚为积极。在宣布计划收购新思考电机95.79%股权时,其描画的蓝图亦是:通过收购“加速向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方向战略转型”。

然而,此次历时8个月后最终流产以及近五年连续四次均宣告“失利”的事实,难免引人质疑。


2

密集“失利”


细察这四次重组事项,堪称一部连续失败的连续剧。

2020年,金鸿顺曾筹划收购慧博云通100%股权。与此次收购新思考电机告吹的原因类似: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年后慧博云通登陆创业板,独立上市。

实控人变更为刘栩后,金鸿顺全资子公司苏州金鸿顺新能源又计划收购光伏设备商德雷射科100%股权,最终未果。

2023年,金鸿顺宣布,计划通过子公司增资及股权收购的方式收购电池回收企业丰发再生资源40%股权。但到年底再次终止。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五年间,从IT服务、光伏设备到电池回收,再到微型马达,金鸿顺收购的跨界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而这,同样难免令人生疑。


3

重大看点


原实控人洪建沧、洪伟涵叔侄的套现撤退与新主刘栩的玩法,均是金鸿顺公司史上的重大看点。

2021年,上市已四年的金鸿顺决定向仅成立两个月的众德科技(刘栩控制)和励炯企管(华平投资旗下)两家公司转让49.98%股权,交易额12.5亿元。接盘方刘栩的过往投资经历主要与房地产相关,经营范围与金鸿顺的主营业务毫无关联。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本次股权转让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局。刘栩可能更多是把金鸿顺作为“壳资源”购入,未来还可以注入别的资产与业务。

正经社分析师发现,自2017年上市以来,金鸿顺累计实现净利润0.50亿元,扣非净利润累计-0.14亿元。换句话说,上市以来公司不仅分钱未赚,反而啃掉老本0.14亿元。

即便如此,金鸿顺还不忘现金分红:派发的现金红利累计为0.52亿元,其中超过70%进入了原实际控制人洪建沧、洪伟涵叔侄腰包。

本次控制权转让,这叔侄二人又一次性套现12.5亿元。

刘栩接盘后,果然如市场所预料,未能使金鸿顺扭亏为盈。尤其是,研发投入持续萎缩,2024年仅占营业收入的3.89%,低于同行宁波华翔的4.2%。

值得一提的是,收购新思考电机告终公告中,金鸿顺宣称将继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金鸿顺(SH603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