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理人杂志
媒体
2025-05-08 15:12:19
(原标题:震动保险圈!国华人寿大股东被立案调查)
文/险联社
震动保险圈!国华人寿大股东被立案调查
5月7日,天茂集团突然发布公告,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5月6日,天茂集团曾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信息需要进一步核实、补充完善,公司未能完成2024年年报的编制工作,公司股票从5月6日起停牌。
由于没有在规定的最后一天(4月30日)披露年报,天茂集团已经吃了两个跌停,市值暴跌37亿。
根据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且在公司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因触及上述情形其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仍未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相关年度报告,将被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也就是说,如果天茂集团2个月内仍然不能披露年报,将被实施“*ST”;“*ST”两个月后仍然没有披露,将终止股票上市交易。
天茂集团是国华人寿大股东,而且天茂集团主要业务收入就来自国华人寿。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年报“难产”绝非小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困境与危机?
国华人寿营收占比达99.99%
天茂集团成立于1993年11月,注册地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注册资本49.4亿元人民币,并于1996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尽管名为“实业集团”,但如今的天茂集团已悄然转型,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从事寿险相关业务。
早在2019年8月,天茂集团便试图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将国华人寿整体上市,完成一次“腾笼换鸟”的资本运作。然而,预案发布后,由于国华人寿资产审计及评估工作多次延期,标的资产估值及拟定价始终未能确定,这场资本大戏最终在2020年5月戛然而止。
尽管吸收合并计划失败,但在市场眼中,天茂集团与国华人寿早已紧密相连。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便是明证:天茂集团营业收入290.58亿元,而国华人寿同期营业收入高达289.44亿元,占比达到惊人的99.61%。
也就是说,国华人寿的经营状况,直接决定着天茂集团的命运走向。
所以在资本市场上,天茂集团被称为“影子保险股”。
然而,近年来国华人寿的经营形势急转直下,成为天茂集团年报难产的关键诱因。
国华人寿的亏损早在2023年就已显现,2023年,公司净亏损达11.55亿元;2024年,亏损态势仍在延续,前三季度继续亏损7.05亿。短短一年多时间,累计亏损高达18.6亿元,经营颓势尽显。
与此同时,国华人寿的保费收入也持续下滑,2024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46.39亿元,同比缩水超13%;2025年一季度,这一数据为115.93亿元,同比下降近24%。
国华人寿业绩下降直接拖累天茂集团业绩。
天茂集团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受利率市场环境持续走低影响,国华人寿因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增加计提准备金,尽管公司采取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新业务价值等措施试图降低负面影响,但仍难以抵消增提准备金带来的冲击,最终陷入亏损境地。
2024年天茂集团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亿到-7.5亿。
国华人寿赔付支出暴增
赔付支出暴增或许是国华人寿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2024年上半年,受满期给付增加影响,国华人寿赔付支出暴增2259.51%至206.18亿元。其中,寿险赔付支出更是暴增3166.01%至203.41亿元,如此巨大的赔付压力,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偿付能力方面,国华人寿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截至2024年6月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74.64%和119.78%,尽管暂时符合监管要求(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需保持在100%以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50%),但已处于偿付能力的临界点。
到目前为止,国华人寿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仍然未披露。
国华人寿的地产生意
2023年,国华人寿投资资产为2668.19亿,增加了6.67%。投资性房地产猛增了73.96%,从2022年的112亿增长到了194.84亿。
国华人寿在房地产领域狂飙突进,也引起了投资者关注。
在互动易平台上,投资者对国华人寿在房地产领域的具体投资额,涉及哪些房地产公司提出了疑问,而公司以天茂集团有披露为由,“搪塞过去”。
天茂集团年报,也仅仅是披露了投资性房地产总额,对具体信息则语焉不详。
从股权关系看,国华人寿控股的子公司中,有14家从事项目开发和养老地产开发业务,项目遍布上海、武汉、宁波、成都、重庆、海南等地。
2017年,国华人寿曾联手中国金茂以41.24亿拿下上海北外滩地块,该地块由于进展缓慢,最终烂尾。2020年,国华人寿以11.91亿从中国金茂手上拿下了项目的全部股份。
为了盘活这一项目,国华人寿在2020年向上海坤茂置业有限公司(孙公司)借款13.6亿。2021年再次向上海坤茂提供总金额不超过18亿的财务借款,实际发生借款2.06亿。
2023年,国华人寿在这一地块上打造的上海国华金融中心落成启用,国华人寿的总部也搬迁至此。
上海国华金融中心开发建设等事宜,国华人寿交由了宸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全过程代建管理。
而国华人寿与宸嘉发展关系不仅仅如此。
这几年,国华人寿手里的不少地产项目,都纷纷转给了宸嘉发展。
2019年,福晟集团陷入债务危机,当年9月,国华人寿旗下的上海霁达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接盘了深圳福晟地产65%股权,不过当年2月,上海霁达就把股权转让给了宸嘉发展。
2017年1月,国华人寿子公司武汉平华置业有限公司拿下武汉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地块,打造包括武汉国华金融中心在内的地标性商业集群,由武汉平华置业子公司国升置业开发。2018年,武汉国升置业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晟拜实业有限公司,2021年1月,又变更为宸嘉发展(武汉)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宸嘉发展。
等于该地块经国华人寿转手给了宸嘉发展。
2022年,国华人寿投资7亿元建设的国华合悦家上海普陀国际康养中心,是国华人寿首家旗舰康养社区,代建管理方也是宸嘉发展。
国华人寿旗下武汉长江新城康养综合体项目,代建管理方也是宸嘉发展。
国华人寿的地产项目或者转手给宸嘉发展,或者由宸嘉发展全过程代建管理。
这一切源于宸嘉发展背后操盘人正是国华人寿董事长刘益谦。
宸嘉发展2020年11月才成立,由香港企业宸嘉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00%,根据媒体报道,董事长为陈佳。
在刘益谦的多个投资版图中,陈佳都担任要职,目前,陈佳仍然担任长江证券副董事长。
陈佳还曾担任国华人寿监事长、人事行政部总经理、投资总监兼资产管理中心不动产投资事业部总经理。
坊间传闻,陈佳是刘益谦的女婿。
通过不停地左右倒腾,宸嘉发展成立不久,就在地产领域开疆扩土,逆势成为地产新贵。
对于宸嘉发展快速扩张的资金来源也引发了关注。
毕竟保险公司与地产公司之间的这种“事故”已经不在少数。
对投资者的一系列疑问,天茂集团的回复仍然是一笔带过,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背后实控人忍痛拍卖古画藏品
天茂集团和国华人寿背后的实控人刘益谦颇具“传奇”色彩。他不仅投资版图横跨金融、地产、建材、游戏、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还同时担任着天茂集团和国华人寿的董事长。
值得关注的是,刘益谦还是闻名遐迩的艺术品收藏家。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他以2.8亿港元的天价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一举刷新中国瓷器拍卖纪录,自此被冠以“鸡缸杯大佬”的称号。
然而,也正是从2023年起,一向热衷于艺术品收藏“买买买”的刘益谦,却开始频繁现身拍卖会进行套现,甚至忍痛割爱出让古画藏品。
2023年8月31日,香港苏富比2023年秋拍推出“龙途:刘益谦与王薇伉俪收藏精选”专场,《宝丽特・茹丹肖像》、《狮子的图像》、《裸女与猫》等39件世界级收藏品以7.45亿至10.46亿港元的估价上拍,最终于10月5日以5.4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落槌。
2023年11月,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刘益谦与妻子王薇拿出珍藏的古代书画《春日山水》参与竞拍,经过激烈角逐,该画作以8220万元落槌,总成交价达9453万元。
刘益谦的这一系列举动,不禁引发外界对其资金状况以及天茂集团、国华人寿未来发展的诸多猜测。
在国华人寿经营困局未解、天茂集团年报难产的当下,刘益谦又将如何带领企业破局?国华人寿又能否在重重危机中寻得突围之路?市场正拭目以待。
观点
2025-05-0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0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0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08
观点
2025-05-0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