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继“国民健身房”标签后 乐刻发布多品牌矩阵探索业态边界

来源:中国网财经

媒体

2025-04-19 16:00:00

(原标题:继“国民健身房”标签后 乐刻发布多品牌矩阵探索业态边界)

中国网财经4月19日讯(记者 秦潇)过往十年,当传统健身俱乐部深陷在“年卡预付”、“教练推销”、“闭店跑路”的恶性循环中,乐刻健身却在40多个城市内逆势开出近2000家门店,累积注册用户超1400万,通过“月付制”、“无推销”等方式,乐刻健身得以稳固国民健身房定位,将一线城市白领的轻奢消费转变成一项全民可触达的基础服务。

4月14日,乐刻运动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宣布下一步将开展多场景品牌矩阵,以“2+n”的方式冲击百城万店目标。会上,乐刻发布“闪电熊猫健身”、“FitTribe飞踹运动”、“YOGAPOD小瑜荚”、“LOVEFITT拉飞”、“Recore无限核子健身”等多个子品牌业务发展规划。此外,乐刻将开展跨界融合,与健康餐品牌FOODBOWL的合作完成训练加饮食的场景闭环,与社区商业体的联营试验将健身房变成邻里中心的流量入口。这些探索虽尚未形成规模,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乐刻的商业模式已不再局限于“乐刻健身”模式。

乐刻创始人韩伟表示,多品牌战略是乐刻尝试构建健身行业平台化生态的必要手段。通过对标新加坡健身房多业态共存的现状,他预判,未来健身行业不再仅依赖于传统的供需收费模式,中国健身房将走向基础设施化时代。

无论是将营业时间从12小时改为24小时,年付费转变为月付费,还是推动智能化升级取代非智能化运营,从单店运营模式转为平台化运营逻辑,乐刻的十年已经验证了用产业互联网思维重构健身行业的可能性。


目前,乐刻门店规模已位列中国第一。业内人士向中国网财经表示,在多品牌矩阵下,乐刻“百城万店”的目标若能够实现,将进一步整合健身产业,倒逼产业链升级,重构行业完成平权主义革命。

密集规划下,乐刻能否有兼顾旗下多品牌、多业态发展的实力?去“乐刻”化下,消费者能否接纳新店招牌?关于未来的健身产业走向,乐刻又将构建怎样的想象空间?

 “去乐刻化”:

  多品牌细分市场

据了解,乐刻品牌矩阵是基于用户需求分层所采取的措施。“闪电熊猫”作为“乐刻健身”的补充,在下沉市场将用卡规则改为“私教包月+单城通”,二者都是基于最基础的健身房模型,目的是降低健身门槛,培养健身习惯,构建“1公里健身圈”。随着用户运动水平增长,“FEELINGME乐刻私教馆”便通过无忧换教练、计划线上化等管理方式满足用户进阶的需要。

日前,为满足更进一步的专业需求,乐刻将推出专业铁馆社群“LOVEFITT拉飞”和“Recore无限核子健身”对大型俱乐部模式业务模式进行探索。其中,LOVEFITT拉飞器械种类更丰富并配备淋浴;Recore将探索千平米大型俱乐部模式,在保持月付制的基础上,提供超1000平米空间及丰富团课。

子品牌的设立规则也可以按照运动细分场景理解。如“FEELINGME乐刻私教馆”针对私教工作室场景,“FitTribe飞踹运动”是体能训练社区,“YOGAPOD小瑜荚”是专业瑜伽普拉提馆等。据了解,LOVEFITT拉飞在杭州和上海的首店均即将开业,Recore北京首店和第二家店已在装修中。

同时,“乐刻健身”内部也进行了迭代,细分出乐刻健身5.0升级馆、5.0精品馆等馆型;FEELINGME也细分出黑金训练馆、乐刻私教馆、乐刻私教馆PRO、包月私教馆等多种形态,设有淋浴设施,提供私教次课1v1、包月私教1v1及包月私教1v2等不同私教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乐刻首次透露其线上健身品牌“LITTA”内测已通过及格线,未来将上线覆盖居家健身场景。上线后,用户仅需通过手机摄像头便可通过结合AI实时指导和真人教练反馈实现健身的地域突破。LITTA负责人表示,LITTA预计能将部分线上用户转化为线下乐刻卡用户,不仅能够反哺线下流量,还将帮助教练完善教学环节。在服务模式下,教练可同时服务100+用户,效率提升近10倍。

乐刻的多品牌策略本质上是“蜂窝式扩张”,其矩阵探索看似分散,实则在消费分级趋势下呈现出更精准的分层供给逻辑。

目前,FEELINGME私教馆全国门店数已近400家,是乐刻旗下第二个实现规模化的品牌。闪电熊猫也已进入多个地级市。这种策略既避免了内部竞争,又构建起抵御行业波动的护城河。数据显示,当2022年一线城市健身人口增速放缓时,三四线城市为乐刻贡献了35%的新增用户。

矩阵背后潜藏着乐刻对于平台化发展的野心。乐刻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夏东表示,之所以没有延续“乐刻XX”的方式完成品牌命名,本质上是希望用户在品牌上有切割。他指出,以乐刻健身为例,其健身通卡规则难以适应所有市场,设立闪电熊猫就是为了避免规则冲突,防止“一刀切”影响主品牌。此外,瑜伽、铁馆等细分赛道尚未完全验证,多品牌布局可以降低单一失败对整体的冲击。

 应对挑战:

  产业中台仍是核心

2014年,共享经济崭露头角,彼时,《经济学人》杂志预测,共享经济将对住宿、出行和运动三大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利用数据中台或者数据平台,将用户需求和闲置产能有效结合。

2015年乐刻在成立初期,韩伟便提出,乐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改变了传统健身房原有的B2C模式,在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加入了一个数智平台。

韩伟和夏东均认为,月付制度是乐刻的底层逻辑,而依托于数据和系统的产业互联网模式是多品牌协同发展的基础。月付制改革带来的现金流稳定性,让企业得以将资源投向长期能力建设。过去十年,乐刻累计投入数亿元搭建数字化系统。

据介绍,乐刻“产业中台”主要包括其数智化系统、标准化的教练培养与发展体系,以及已验证的门店合伙人模式。

其中,数智中台整合了场景、用户、教练与服务,核心功能在于调节门店的客流量和课程的饱和度,例如监控每日进店人数、课程数量和每堂课的参与人数等。通过将这些场景数据化,能够有效回溯并分析运营中的不足。

多品牌战略共享产业中台系统。通过中台,乐刻得以赋能多品牌降低在选址、教练端、供应链端的前期投入难度,降低新业态试错成本。同时,基于巨大的用户规模基础,乐刻得以构建优势,进而打破供应链壁垒,使多品牌共享较低成本。

艾瑞咨询指出,目前,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改善经营环境的重要手段。《2024年中国健身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达9917亿元,2019-2023年健身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19%,未来中国健身行业线上健身市场驱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未来,线上平台的便捷性和线下实体健身的互动性将驱使行业朝着个性化、智能化、科技化等方向发展,同时,健身行业将与医疗、旅游、娱乐等行业产生更多跨界融合,形成新业态和商业模式。

整合流量、赋能场景以及强化中台能力是重中之重,韩伟指出,乐刻仍将通过“产业中台+品牌矩阵+合伙人模式”的形式,系统性解决多业态、多品牌的管理挑战。

具体到多品牌战略实施,分工上,主品牌由夏东负责,强调标准化与规模扩张,新业态则由韩伟带队试错,在实验性品牌中实施单点验证,完成动态调整。

夏东表示,将做好同一商圈内不同品牌错位布局。他坦然道,子品牌前期采用直营模式,允许品牌试错。乐刻健身和私教馆都打磨了5年左右的时间,闪电熊猫也是在试点期间通过尝试最终选择由月付制转向私教包月方式。伴随着行业变化,乐刻所面临的挑战被总结为“良币与良币的竞争”,在未知的市场面前,一切都要由市场揭晓最终的答案。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