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大明国际2024年实现营收464.53亿元,行业变局中稳健前行

来源:香港智远权证网

2025-03-31 09:55:25

(原标题:大明国际2024年实现营收464.53亿元,行业变局中稳健前行)

2024年全球钢铁行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经历深度调整,中国钢铁行业延续“三高三低”特征: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但需求疲软、价格低迷、效益下滑。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4%,出口量虽创历史新高,但价格同比下跌19.3%,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随着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高端钢材、特种钢材的需求占比逐步提升,为钢铁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大明国际(01090.HK)作为不锈钢与碳钢加工领域的领军企业,同样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及需求不足影响。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人民币464.53亿元,亏损3.85亿元。这一表现与行业整体趋势一致,反映了外部环境的严峻性,而非企业内生动力不足。尽管短期业绩承压,大明国际在战略调整与管理优化上展现出积极姿态。

 

金属加工龙头地位稳固,厚植发展根基

 

大明国际作为中国最大的不锈钢加工服务商,覆盖裁剪、焊接、热处理等全产业链环节,在国内设立有十个加工中心和一个制造基地,服务行业涵盖车、家电、电梯、工程机械、矿山及水泥设备、石油化工、能源装备等30多个行业,为

超过70,000家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金属材料加工和零部件及装备制造服务。公司凭借先进的加工设备、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了高质量、定制化的加工解决方案,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作为金属加工龙头企业,大明国际2024年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销量方面,不锈钢销量达到205.7万吨,碳钢销量更是达到了505.9万吨,逆势上涨。这份成绩的获得,得益于大明国际对市场需求的准确理解和销售策略的有效执行。收入构成方面,加工业务实现收入约436.9亿元,制造业务收入约14.

6亿元。加工业务的卓越表现,凸显了大明国际在一站式金属加工服务领域的领导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大明长江码头正式投产使用,该码头处于长江经济带下游枢纽位置,占用泊位岸线254米,一期拥有4万吨级件杂货船泊位1个,可兼顾1艘1万吨重件船和1艘5000吨重件船同时靠泊作业,年设计通过能力105.3万吨,自2024年下半年投运以来吞吐量已突破100万吨。码头定位为钢铁产业链专用型服务码头,其硬件条件优越,具有国内唯一性,不仅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物流服务,还拓展了大明靖江基地的服务空间,对于提升大明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业务跨越式发展及助力业务出海等方面的意义重大。

 

着眼长远,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积极探索技术创新路径

 

大明国际依托国内服务网络优势,积极布局海外业务,提升全球供应链竞争力。目前产品已销售至澳洲、美国、南韩、日本、欧洲、南美洲及东南亚等主要国家。2024年11月大明国际董事会主席周克明带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欧洲业务推广会,这是继成立欧洲公司和国内召开海外业务推广会后国际化进程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海外业务板块,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下行的局面,公司2024 年海外营收仍达 14.8 亿元,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出口业务收入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呈稳步上升态势,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潜力与发展韧性 。值得关注的是,海外重点项目收获颇丰,包括大明重工承制的全球知名工程公司冷凝器设备成功出口西班牙、为国际知名企业承制的天然气制甲醇项目、圆满服务的美卓南美客户大型浓密机项目、助力澳洲矿山项目扬帆出海等。这些项目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也为公司的盈利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提升大明国际全球品牌知名度。

 

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在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上的投资,以提升加工和制造服务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溢价,而且通过智能化改造部分设备和完善物流服务手段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大明国际在”AI+制造业”方面积极布局探索, 借助AI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智能化转型。

 

总体来看,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持续投入,对高品质钢铁产品的需求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大明国际的主动求变与行业周期底部的特征,为其提供了“触底反弹”的契机。正如中钢协所强调,当前行业正经历“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阵痛期,唯有坚守长期主义、拥抱变革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成为新一轮发展的引领者。大明国际凭借扎实的产业根基与清晰的战略规划,或将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书写逆境重生的新篇章。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