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四大行集体溢价定增,从历史数据分析注资四大行对股市的影响

来源:郭施亮财经评论

2025-03-30 23:52:28

(原标题:四大行集体溢价定增,从历史数据分析注资四大行对股市的影响)

    包括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在内的国有大行宣布定向增发。其中,建行拟向财政部发行A股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50亿元。中行拟向财政部发行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650亿元。交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以及双维投资发行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1200亿元。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发行A股股票,募资总额为人民币1300亿元。

    从这一次四大行的定增公告来看,最引人关注的是,定增价格均较当前的市场价格存在8%至21%的溢价率。

    截至3月28日收盘,中国银行最新股价为每股5.5元人民币,此次发行股票价格为6.05元/股,较当前市价溢价了10%。

    建设银行的最新股价为每股8.52元人民币,此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9.27元/股,较当前市价溢价了8.8%。

    交通银行的最新股价为每股7.36元人民币,此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8.71元/股,较当前市价溢价了18.34%。

    邮储银行的最新股价为每股5.20元人民币,此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6.32元/股,较当前市价溢价了21.53%。

    四大行的集体定增,主要目的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时,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更好改善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2%、建行为14.48%、交行为10.24%、邮储银行为9.56%。根据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邮储银行为8%,交行为8.5%,其余国有大行均为9%。

    从上述数据来看,四大行均满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

    不过,从细分数据来看,交通银行24年末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4年二季度末略微下降,其余国有大行均呈现出小幅增长的态势。

    虽然四大行全部满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但个别银行距离最低要求线依然比较接近,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需求依然强烈。

    回顾六大行的注资历史,最具代表性的是1998年、2004年至2008年以及2010年,这三个时间段均出现了四大行集体注资的现象。

    其中,1998年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完成注资。2004年至2008年通过汇金注资的方式完成注资。2010年通过配股的方式完成配资。

    自2010年以后,个别国有银行通过定增的方式完成注资的目的。例如,2012年交通银行通过定增完成注资。2018年农业银行通过定增的方式完成注资。2021年3月以及2023年3月,邮储银行先后采取了两次定增方式完成注资。

    这一次四大行的集体定增,也是近15年来的首次集体定增。上一次四大行采取集体注资的方式,已经是2010年的时候了。

    四大行溢价定增,对资本市场来说,又会产生出什么样的影响?

    这一次四大行采取的是溢价定增的方式,与现价相比,四大行的溢价率从8%至21%,溢价空间是比较大的。

    2021年3月,邮储银行发布了定增公告,并按照5.55元的每股股价,募资约300亿元。当时邮储银行的股价约4.7元,发行股票价格较市场价格高出约18%。但是,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邮储银行的股价表现平平,定增公告发布后,股价呈现出阴跌不止的走势。

    2023年3月29日,邮储银行采取了定增的方式完成注资,当时的定增价格较市场价格溢价了42%左右,并且由中国移动集团全额认购,当时邮储银行的定增价格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当邮储银行发布了高溢价定增的方案之后,邮储银行股价出现大幅上涨的走势。从23年3月29日的每股4.07元,大幅攀升至5月8日最高的5.39元,股价大涨32.43%。

    造成邮储银行定增后股价出现分歧表现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两份定增方案的溢价率不同,超高溢价率的定增方案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并被市场解读为利好消息。另一方面与定增公告出炉前的市场走势有着一定的联系性。

    2021年3月,邮储银行在发布定增方案之前,股价从3.6元大涨至5.17元,短期股价经历了大幅上涨的走势。

    2023年3月,邮储银行再次发布定增方案之前,股价处于宽幅震荡的走势。在高溢价定增价格出炉之后,股价顺势大涨。

    两份不同的定增方案,市场的态度截然不同。

    如今,四大行采取集体定增的方式,合计募资超过5000亿元。从溢价率来看,定增价格较市场价格的溢价率不算低,却与2023年3月邮储银行42%的溢价率存在较大的差距。该溢价定增方案是否被市场解读为利好,仍然有待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四大行宣布集体定增之前,四大行股价已经经历了大幅上涨的走势。例如,中国银行24年股价大涨48.33%、25年股价上涨了2.06%,累计涨幅比较大。建设银行24年股价大涨45.32%、25年微跌0.85%,自去年以来建设银行的累计涨幅也是不小的。

    由此可见,在四大行股价处于历史高位区域,采取集体溢价定增的方式,对四大行的利好影响也会显得比较有限。

    此次四大行的集体定增,主要目的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但更重要的是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提升国有大行的抗风险能力。

    截至目前,包括中行、交行、建行以及邮储银行的股息率处于5%左右。其中,中行与建行的股息率不足5%,与以往平均股息率超过6%的数据相比,当前国有大行的投资吸引力不算太高。

    从短期的角度分析,四大行集体溢价定增,可能会从情绪面影响四大行股价,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行情走向。但是,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通过这一次补充国有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后,国有大行的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银行资产质量也有望得到持续改善,对银行业的中长期影响也是偏利好。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