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界

珍酒李渡:营收、利润增速放缓,如何扛住白酒“战略防御”大旗?

来源:懂酒谛

2025-03-27 14:37:37

(原标题:珍酒李渡:营收、利润增速放缓,如何扛住白酒“战略防御”大旗?)

作者懂酒哥

2024年,白酒行业迎来了深度结构性调整。在消费分级加剧、存量博弈凸显的市场环境下,行业呈现出市场内卷、次高端承压、各酒企主动控速保价、频繁进行人事变动等明显特征,各大头部酒企也将经营重心转向"稳"字战略,折行业整体进入战略防御期的现实。

在此背景下,作为港股市场唯一的白酒企业,珍酒李渡的破局之道尤为值得关注。面对此番行业分化影响,珍酒李渡采取了砍低端、保次高端与双渠道突破战略,扛住了行业调整压力。同时,公司营收、现金流及毛利率等方面也展现出积极亮点。虽然珍酒李渡在部分财务指标仍存在不足,但整体来看,公司盈利质量的提升,彰显出企业在行业调整期的战略定力和竞争优势。

2024年营收微增至70.67亿,次高端酒品收入占比达67%

据珍酒李渡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70.67亿元,同比微增0.52%,虽较2023年的20.06%及2022年的14.79%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创下了5年新高。

从产品细分来看,旗舰品牌珍酒贡献营收44.8亿元,占比高达63.4%;李渡品牌实现营收13.13亿元,同比增长18.3%,占比18.6%,且成为前五大兼香酒企中增速最快的品牌。珍酒与李渡主要聚焦次高端酒品,该类酒品收入占比达到67%。

此外,湘窖品牌实现营收8.02亿元,占比11.4%;开口笑品牌则实现营收3.37亿元,占比4.8%。

得益于次高端及以上酒品珍酒和李渡的营收占比提升,珍酒李渡整体毛利率得到改善。公司采取“舍规模、保质量”的策略,收缩低毛利电商产品,集中资源发展次高端价格带,毛利率因此由2023年的58.03%上升至58.63%。同时,珍酒李渡的平均吨收入也实现了5.5%的同比增长,达到了每吨28.5万元。

在渠道方面,珍酒李渡的双轨战略成效显现。传统流通渠道通过控量稳价来维护品牌价值,珍三十等大单品从团购转向流通后实现逐步放量。而异业团购渠道则实现了高双位数增长,成为珍酒李渡的第二增长曲线。

截至2024年底,珍酒李渡的经销商总数达到7635家,较2023年新增374家,经销商收入同比增长2.1%,渠道质量与效率均得到提升。

经营现金流充沛,基酒储存量居贵州前三

在次高端白酒行业普遍调整的当下,现金流管理成为了酒企应对行业波动的关键。珍酒李渡在2024年的表现突出,其经营现金流净额实现了116.3%的增长,达到7.8亿元,这一数据彰显了公司渠道动销效率的提升及回款能力的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珍酒李渡的合同负债(合约负债)也达到了17.5亿元,占2024年营收的24.7%,为公司的未来收入增长提供了动能储备。这一增长与2024年9月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密切相关,包括降低房贷利率、提供消费贷款、减税等,这些举措旨在消费市场的回暖。

在战略层面,珍酒李渡展现出了逆势思维。面对行业调整期,公司一方面通过稳定现金流来确保当前经营的稳健性,另一方面则审慎地进行扩产,为未来扩大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这种战略的背后,是珍酒李渡在基酒储备和产能建设方面的底蕴。截至2024年末,公司珍酒品牌的优质基酒储存量已达10万吨,产能达到4.4万吨,规模稳居贵州前三;同时,李渡郑家山5000吨基酒项目已投产,湘窖基酒存量也新增了5000吨。这种“以吨位卡位”的布局,为珍酒李渡的品质稳定和竞争力提供了支撑。

在品牌与文化层面,珍酒李渡通过沉浸式体验营销构建了差异化壁垒。珍酒“国之珍宴”品鉴会与“圣地之旅”回厂游全年接待人数超过5万人次,而在建的珍酒庄园则将进一步打造全场景文化体验;李渡则依托元代烧酒作坊与唐代洪州窑遗址,深化“考古+酿造+文旅”的融合发展。

此外,在ESG领域,珍酒李渡绿电使用率超过50%,并连续两年入选“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100强”,实现了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的循环。

归母净利润下滑4成,股价表现欠佳

珍酒李渡在2024年整体保持了良好态势,但除了营收大幅放缓之外,公司归母净利润也大幅下降了43.1%,降低至13.24亿元。

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确认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以及股权激励费用等非经营性因素的影响。若剔除这些一次性因素,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6.8亿元。虽然珍酒李渡的该项利润仍实现增长,但增速仅为3.3%,相较于2023年的125.96%增速,降低幅度明显。

此外,珍酒李渡的股价走势也反映出投资者的隐忧。自2023年最高点的13港元以来,股价呈现连年下降趋势。

在今年财报披露前期的3月17日,股价为8.46港元,近期更是下跌至7.28港元,高位跌幅超过40%,表明了投资者对于珍酒李渡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