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2022雪球嘉年华热议:新能源的未来会如何?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2-11-28 21:01:14

(原标题:2022雪球嘉年华热议:新能源的未来会如何?)

2022年新能源行业出现了较大波动,未来整个新能源的趋势将如何发展?

11月26日,在2022雪球嘉年华的线上直播中,雪球人气用户@痛快舒畅、@雨枫和@大杨 对新能源行业进行了深刻解读和剖析,针对该行业中的博弈点和机会点进行了详细梳理。


应对新能源板块波动,把握长期机会


痛快舒畅:2022年新能源整个板块出现了大幅波动,两位老师认为出现这样的波动到底是什么原因?

大杨:我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是流动性危机,导致二级市场有情绪变化,供需各个环节有了阶段性影响。其实核心的行业发展重心并没有变,后面随着各种情绪的消除,整个新能源的确定性趋势会进一步稳定。

雨枫:新能源本身是个很大的范畴,如果我们聚焦到车企这个细分领域,我觉得波动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受到美联储政策调整的影响,这是市场趋势方面的情况;第二部分是新能源车企的业绩出现了两极分化,于是资本市场本身也会根据公司的表现做动态调整,这导致整个市场波动性剧烈上涨、股价两极分化。


痛快舒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波动?


大杨今年新能源车领域,受到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在欧洲甚至出现了一部分推崇汽油车的逆潮流。受经济影响、供需各方面变化,头部的车企都在带头降价。个人投资者还是要研究好企业的基本面,不要受太多情绪影响,短时间的波动会过去,真正好的企业在阶段性的高点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我认为大家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研究,坚持第一性原理,找到最核心的供应商、最短缺的环节做阶段性和长期持有的机会。

雨枫: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当看好一个概念的时候,讲给自己听的故事都是五年、十年、二十年;但是在实际做交易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更多是五个交易日、十个交易日这样一些非常短的时间尺度。这其实是很冲突的。

如果今天你是作为一个新能源股票的投资者,去看待市面上所有交易标的时候,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做这个交易所能接受的投资回报周期是多长,究竟是十个交易日、二十个交易日,还是三年、五年,甚至更久的维度,然后你站在不同的维度上所做出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看到在过去的两年里,整个新能源造车的板块实际上一直处在非常剧烈的波动过程中,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没有办法准确的跟踪它每一个波动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去做做事后的解释:上一周的波动或者上个月的波动可能是因为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对于机构投资者是没有信息优势的,所以你可能就要抛弃对短期波动的关注,关注更深度的意义和车企内在成长的逻辑,关注行业大的发展趋势,这样你可能会更从容,晚上能够睡得着觉。

另一方面,我们要观察一下尤其是国内造车新势力,小鹏从去年年初历史的最高点到现在下跌了90%,其他表现比较好的公司可能也跌了一半。这时候你该怎么面对这个问题。

我可以分享一个自己的逻辑,就是你可能需要在交易过程中,想办法对冲掉因为大盘波动所带来的影响,比如最简单的,如果过去一年用蔚小理做多空配对,其实是存在相对比较稳定的盈利机会。我相信作为散户来讲,如果你没有能力跟踪整个行业性大趋势和整个资本市场流动性变化的话,那就专注于个股的观察,专注于特定车企的观察,寻找相对价值的投资机会,可能对于散户来说更容易把握一些。


新能源投资的机会点集中在发电端、资源端和技术端


痛快舒畅:新能源投资有哪些新的机会点?

大杨:首先是发电端,在欧洲能源危机的宏观背景下,会出现一些相对确定的机会,比如新能源的发电设备板块,以及整个主材辅材的供应链体系,稀缺资源的环节会出现阶段性的投资亮点。膜、银浆这些容易出现卡点的辅材领域会形成绝对性的投资机会。未来3~5年全球新能源发电的核心投资都会加速,国外市场对新能源的需求会爆发式增长,未来几年的出口市场会持续景气,后面随着抽水蓄能大规模投产,都是新能源发电方面值得关注的中长期机会。

其次是新能源的资源端,比如锂。如果未来碳酸锂达到上百万的价格,也会给替代性的技术提供机会。例如氢燃料或者铅碳、铝离子电池等技术,各类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的技术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性价比平衡点。

最后是新技术的突破。像一体压铸、铝合金应用的轻量化都将改变这个行业的生产模式,制造业新的制造模式的改变,就会面临除了资源之外的新投资机会。目前新兴的板块主要围绕压铸体系,其他的材料像铜、镍、锡等基础材料以及新工艺都将颇具亮点。新能源核心的体系就是材料体系和稀有金属的突破,在核心工艺上占据制高点的会成为最大的胜利者。


制造业基本功是核心竞争力


痛快舒畅:两位老师如何看待目前新能源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大杨: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是我们的能源安全体系建立在发电侧,水、火、风、光、核等多能互补的体系里,而且是一个基于国内的本土供应为主的行业。这一切不仅使能源有保障、国家安全有保障,更为我们的制造业安全持久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汽车这个行业市场规模庞大,而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在快速增长。一方面我们制造的本土品牌汽车已经畅销全球,另一方面,未来可能会出现上海大众替代德国大众,一汽奥迪出口替代德国奥迪的情况。能源基础元素带给我们的稳定性以及壁垒,使汽车企业的自信在增强。所以汽车行业不只是新能源车的机会,而是整个汽车制造业的新时代。其实我个人还是希望新能源车都留到国内,更多的传统汽车出口到国外,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此外,新能源发电也是一样,一方面要把自身的新能源制造业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希望把低碳产品或者节能产品优先用在国内。因此呼吁针对出口电动车和光伏组件等拳头产品,加强一些碳税制约。一方面应对欧美的碳关税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趁目前众多原材料价格不高时,多积累自用份额,为未来的发展以及回收留下更多空间。

雨枫:其实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一个说法,整个新能源的竞争分上下半场,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真正的竞争优势集中在上半场对生产技术的优化、对产能的扩张,所以核心竞争力并不构建在下半场。我认为智能化更像加时赛,如果在电动化的常规赛上难分伯仲,可能就要在智能化的加时赛中再分胜负。因此在未来3~5年里,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仍是对成本、产能、质量的控制。现在车企的竞争分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造业基本功的分化。


中国汽车行业优势仍然明显


痛快舒畅: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如何?

雨枫:中国车企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叫做内卷,第二种叫做往外卷。

“往外卷”是指中国车企把制造业的优势和新能源上的优势能力扩张到全球;“往内卷”则是指中国内部市场出现很多竞争性超强的企业,在国内激烈竞争。哪种情况实现的概率更大?我认为都有可能,主要看未来五年领先的中国车企全球化的步伐是不是能够达到预期,是否足够快,然后再来探讨。

大杨:一个行业发展通常是两种因素,第一是发明,第二是创新。我坚信在电动车行业发展越到后面量变催生质变,一定会诞生更多新的问题、更大的波动,比如充电的问题、锂的提取问题。或许最后我们会面临和欧洲类似的情况——用电并不比用油便宜。锂电池和其他有色金属材料的溢价会降低电动车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的一些新的消费趋势,比如电动车的小型化、低电量化。

硬件领域中外的差距很小,而在创新方面,我们仍然有优势区间。“内卷+外卷”,我形容叫“花卷”,我们既要完成中国制造内部的竞争,也要和国外保持相应的竞争。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