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

土味县城正在成为创业新宠

来源:创业邦

2021-07-26 14:06:00

(原标题:土味县城正在成为创业新宠)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陆玖财经,作者陆玖财经,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陆玖财经发现,在毕业生里也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逆势生长,放弃在大城市里稳定的工作,选择返乡从事农业创业。

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这么多毕业生都去哪儿了?他们选择从事什么工作?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今年只有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加入就业大军,较去年收缩18.9 个百分点;15.8%的大学生选择自由职业,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12.8%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同比上升6.6 个百分点。另外,毕业后在国内继续学习的应届生占比9.5%,较去年的6.6%也有明显提升。

大学生的就业愿望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届毕业生不再热衷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成都、武汉、杭州等新一线城市成为毕业生的首选。除此以外,大学生更青睐体制内的工作,也更注重薪酬稳定。

不过,陆玖财经发现,在毕业生里也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逆势生长,放弃在大城市里稳定的工作,选择返乡回到“土味县城”甚至更下沉的地区从事农业创业。

这些“新农人”受过高等教育,头脑灵活,熟悉互联网操作,能够在电商平台上发挥自身所长,探索发展路径,实现人生价值。

01 故事一:毕业返乡卖大蒜

刚刚拍完毕业照,晏林英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她创立的电商项目获得了“第七届全国互联网创业创新大赛”的校区大奖。

今年24岁的晏林英是西南林业大学的毕业生,老家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宾川县。因地处金沙江的河谷地带,宾川县常年光照充足,气候干热,被称为“天然温室”,适宜种植咖啡和水果,尤其盛产大蒜,当地孕育出的紫皮蒜,皮薄瓣大,蒜香浓郁,是我国大蒜的重要产区之一。

去年疫情期间,当地的大蒜一度滞销,宅在家里上网课的晏林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在拼多多上卖大蒜。

“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好在拼多多的开店流程还比较简单。”晏林英说,网店开起来之后,也不会运营,每天能卖个三单、五单就不错了。

晏林英跑到昆明的电商公司打工,做了两个多月的运营助理后,逐渐摸索出了电商运营的门道。店铺的单量也慢慢有了起色,从每天三、五单增长至4000多单,最多的一天,她帮助合作社的村民卖出了15吨大蒜。当滞销的大蒜卖出去之后,合作社的村民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真正触动了晏林英,也让她下定了决心,毕业之后,要回来继续卖大蒜。

“与传统模式不同,电商的逻辑就是薄利多销,销量上来之后,后期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晏林英在父亲的支持下,第一时间对大蒜进行降价,效果也立竿见影。今年春节期间,店铺订单日均超过4万单,单日销量超过50吨。截至今年6月底,店铺的销售额累计超过3000万,远远超过了父亲的线下市场,目前已经是拼多多大蒜品类TOP 1的商家。

生意越做越大,相应的支撑保障也必须跟上。为了保障及时发货,晏林英引进了当地第一条集大蒜分拣、封箱和贴标于一体的全自动流水线,单日可承载50吨的大蒜分拣任务,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了中间的人工成本。

晏林英还在父亲的支持下建立了当地的“电商创业园”,在自家仓库辟出一块区域改造成办公场所,为当地的年轻人提供办公设备和大蒜货源,让他们自己干。今年618期间,两位入驻仓库的电商主播纷纷爆单,单日销量突破2000单,为“电商创业园”开了一个好头。

晏林英说,当地的很多年轻人有运营的技术,但缺乏供应链基础,整合他们的能力,一起加入电商创业的大军,宾川的大蒜产业才有机会再上一个台阶。

02 故事二:程序员跨界卖柚子

你看不上的“土味县城”,正在成为95后的创业热土。

陈宗佑2017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了互联网公司程序员的岗位,返回闽南平和县老家,与父亲一样卖起了柚子。平和县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尤其是当地的柚子,种植面积超过80万亩,年产值近百亿,这其中大有可为。

陈宗佑选的是电商这条路。

“刚回来的第一年,吃住几乎都是在自家的仓库。仓库在山里头,每天看着山上的柚子树,连个讲话的同龄人都没有。”陈宗佑说,刚回来时还是有不小的落差,同学们都纷纷在北上广当上了都市白领,他心里也会有些不是滋味。

陈宗佑先后尝试微商、网店、代发等各种线上模式,还专门跑到义乌学习了两个月,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而陈爸操盘的线下市场,每年的出货量都超过1000万斤。

2019年,陈宗佑的坚持迎来了转机。当年10月,陈宗佑接触到了拼多多,开始为多多果园供货,店铺的日销量也很快冲到六、七千单,不到3个月,累计售出100多万箱。去年,陈宗佑在拼多多的店铺迎来大爆发,累计售出200多万单,营业额突破5000万元,一举成为平台柚子品类的TOP 1。

陈宗佑觉得自己是站在父亲肩膀上,又踩中了新电商的红利,所以才会取得这点成绩:“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我们年轻一代,是时候接过父辈的担子,在农业的路上继续奋斗下去了。”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因为供需信息不透明,有点像股市,赌性很大。但电商的信息更新快,需求相对稳定,尤其是“云拼模式”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订单,市场波动小,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了确定性。

在挣得第一桶金之后,陈爸在平和当地投建了第一代柚子分拣流水线,集洗果、分拣、称重于一体,整个仓库面积超过8000平,单日最高可承载200万斤柚子的分拣任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接手仓库之后,陈宗佑又重新拾起了“程序员”的技能,花了3个月的时间,研发出一套仓库管理系统,对入库明细、订单结算实现线上化管理,完成了对仓库的二次升级。

凭借对各个环节的精准把控,陈宗佑不仅可以高价收购优质的柚子,还能平价出售给平台消费者。这为店铺积累了优质的用户口碑,并多次入选拼多多平台的“百亿补贴”活动。

“农业是个苦行业,做好并不容易。”陈宗佑说,作为一名农业创二代,无论多难,都要接过父辈的担子,坚定地走下去。

03 故事三:空姐转型新农人

2021年1月6日,会理创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爽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实现了从美丽空姐到新时代优秀农民工的蜕变。

何爽是会理县这片大山中走出的一位95后空姐。2017年,她选择从东方航空辞职,回到大山种起了石榴。父母几经劝说和反对,还是没拗过她的执拗,只好任其“瞎折腾”。

从东航辞职,何爽并非任性,而是看中了当时水果电商在会理崛起的机会。会理县冬暖夏温,山地绵延,拥有独特砂石红土,是国内最大的石榴产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此前的20年,这里的石榴都是靠着大货车沿着盘山公路,一车一车地运出大山,走向全国的批发市场、次级批发市场、商超以及零售店。

“电商给大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给石榴产业带来了新动能。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机会。虽然空姐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但我更希望能有自己的事业。”何爽说。

回家的前两年,网上开店、直播带货、产品代发、社区团购,何爽逐一都尝试过,但都是不温不火,直到接到了多多果园的订单。2019年,何爽的店铺开始为多多果园供货,当年8月至10月的石榴供货量就达到70万单,并带动店铺销售超过60万单,三个月累计销售800万斤,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正式打开了电商市场的缺口。

“石榴是水果当中的小类目,多多果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会理石榴推荐给了用户。”何爽说:“用户免费获得了一单石榴,觉得好吃就会复购,从而给店铺带来更多的增量订单。”

据了解,2019年下半年,石榴市场行情出现波动,会理当地大批冷藏果价格走低,难以出库,也是多多果园的订单缓解了库存问题。“当地至少有十家商户为多多果园供货,每家一天至少一万单,仅我们店铺就累计收购近200万斤的果子。”何爽觉得电商最稳妥的一点就是能卖出货,即使市场行情不好,也可以保证资金的流动性。

回到大山的三年来,何爽从空姐成功转型新农人,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成了会理的石榴代言人。

04 启示录:电商助农新模式

过去,农产品的销售有一套固有的链路,从农户到代办再到批发市场再到零售店,这个链路非常长。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出现积压,农产品就会受到较大损失。电商缩短并提升了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手里的链路,通过电商助农,实际上起到最大的作用是提升了农产品的抗风险能力。

电商助农真正起到效果,除了农产品本身的品质,还需要两头的努力。

一头是人才。今天的乡村经济振兴已经不再单纯依靠体力,像晏林英、陈宗佑、何爽这样的“新农人”,正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人才。他们来自小镇或者农村,对当地的环境和特点非常熟悉,他们在大城市里受过教育,对于互联网、电商比较了解,接受新生事物非常快,他们大学毕业后选择投身县域经济。在返乡创业中,不断摸索发展路径,在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而另一头,则是平台聚合的能量。

7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网络研讨会召开,科研机构代表、拼多多等企业界代表获邀参会分享。拼多多的“农地云拼”模式也成为会上关注的热点之一。

“农地云拼”模式是拼多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的创新模式,它的核心是“拼购+产地直发”。拼购将消费端分散、临时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为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同时,稳定的需求又将重塑农产品流通链条,产地直发取代层层分销成为农产品上行的主流。

“‘农地云拼’使得传统小农模式下的分散农田,在云端拼聚成为超级农场,通过互联网将小农生产在云端实现了集约化和规模化,让小农户、合作社和现代农业实现了有机衔接,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如是说。

在本文提到的三位新农人代表的创业实践中,正是靠着平台“农地云拼”模式提供的大量稳定订单,他们才能后枕无忧,避免了农产品的滞销和损耗,让电商助农真正发挥最大效益。

互联网时代,农产品市场大有可为,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今天,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所有一切的核心,还是“人”,有了人气,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有了底气。在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奔赴农村开辟新天地的大潮下,请你回答来自陆玖财经的灵魂拷问:

毕业了,你是愿意选择在大城市过一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还是愿意返乡开启一场轰轰烈烈、改变世界的激情人生?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3-2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