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

前脚融资后脚致歉 元气森林冲上热搜!八成投票网友:这是欺骗!商品宣传勿变PUA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04-13 08:52:00

(原标题:前脚融资后脚致歉 元气森林冲上热搜!八成投票网友:这是欺骗!商品宣传勿变PUA)

人气饮料品牌元气森林,正陷入一场舆论危机。

近日,元气森林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其乳茶产品未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近期已对乳茶产品做了修正升级,并提醒消费者“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

随后,该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有网友表示,“文字游戏一时爽,翻车塌房难收场”。

早前就被网友扒出涉虚假宣传的元气森林,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致歉?长时间被蒙在鼓里的网友,会接受元气森林的道歉吗?

突如其来的道歉

4月10日晚,元气森林在《一个迟来的升级》致歉声明中表示,其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近期已对乳茶产品做了修正升级,从2月4日起生产的大部分乳茶和3月18日起生产的全部乳茶,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低脂肪”改为“低糖低脂肪”。元气森林同时提醒: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

此外,元气森林还表示,凡是在电商平台购买过相关商品的消费者,都将获得20元优惠券。

21网调实验室发现,元气森林早在去年10月份就发现乳茶的宣传有问题。

今年1月9日,知乎答主KellyWeaver指出元气森林宣传广告“0蔗糖低脂肪”“奶茶控喝不胖”误导读者。该答主表示,元气森林乳茶虽然是“0蔗糖”,但也含有乳糖和结晶果糖。其主打的“奶茶控喝不胖”也不属实,因为乳糖、果糖本身就含热量,过量食用也会长胖。

被网友曝光后,元气森林第二天迅速发布《关于乳茶的提醒》回应,提醒消费者零蔗糖不代表无糖,认为和用户存在误解,并表示尽快在三个月内升级标签。

值得注意的是,元气森林在其回应中表示,2020年10月份就发现产品宣传存在问题,并对部分批次的产品标签进行了修改。

此外,就在元气森林4月10日发布致歉声明前,有媒体报道称,元气森林于日前完成新一轮约5亿美元的战略融资,由老股东红杉中国和新股东华平投资、L catterton参与领投,淡马锡及老股东高榕、龙湖等跟投。此轮投后公司估值达6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元气森林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估值暴涨了约3倍。

21网调实验室发现,加上最新一轮融资,元气森林已完成六轮融资,或许正在加紧上市的脚步。而此次及时出面道歉,或许是希望及时止损,避免影响市场估值。

不论是对广告宣传“装瞎”,长时间误导消费者的“擦边球”操作,还是融资后加快上市脚步,冀希望于一纸道歉声明来挽救估值,元气森林的形象已大打折扣。

八成投票网友:这是欺骗

2019年“618”,元气森林在天猫上一共卖出226万瓶饮品,是“天猫水饮品类销量及销售额”的第一名,全网总销量甚至达到323万瓶,总销售额突破了1500万元。到了2020年,5月份单月销售额达到2.6亿元,超过2018年全年。

庞大的消费人群,不仅成就了元气森林,也带动了无糖饮料这一市场的发展。

根据《2020-2024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已有近6成消费者购买过无糖饮料,该品类2020年销售额增长率远高于饮料总体增长率。

21网调实验室发布的调查显示,尽管元气森林发文致歉,但超八成投票网友依旧表示不满。其中,近六成网友表示“骗子,反正我本来也不喝”。此外,有23%的网友则表示不会再喝。多名网友留言表示这是欺诈营销,“元气森林就是在欺骗消费者”。

元气森林的“擦边球”的广告宣传确实影响了消费者的判断。一名网友指出“真的以为是0糖才买的!这不是欺骗人么。”另一名网友表示,去年夏天喝了一夏天的元气森林,就是因为看到元气森林标的0蔗糖这三个字。

业内人士也表示,元气森林存在欺骗行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明令禁止在饮品、食品上标注零添加、零糖等。此外,元气森林所谓的零糖并未真的零糖,元气森林还是含有代糖。因此元气森林的广告、宣传不仅欺骗欺诈消费者,而且有违规的风险。”

此外,“0卡0糖”饮料并非减肥利器,还会让你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介绍,零卡零糖的味道大多数来自于商业的甜味剂。甜味剂本身是安全的,可以分为带热卡的甜味剂和不带热卡的甜味剂,那么它能够产生更多的甜味,甚至比蔗糖要甜200-300倍。

他指出,如果单纯和含糖饮料相比,0卡0糖饮料确实对防治肥胖有帮助;但如果和水相比,由于甜味剂在大脑中会产生兴奋的作用,会引导你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糖饮料并不是完全健康的饮料。

你怎么看待元气森林的致歉?你还会买这个牌子的饮料吗?

南财快评:有糖变无糖?商品宣传勿变PUA!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也大大增加。以往被视为“甜蜜象征”、“快乐之源”的含糖饮料,也被一些人有意识地减少消费。就连景点地“快乐肥宅水”,也推出许多无糖产品,更出现许多主打低糖(或无糖)、低脂的产品。

例如一款看似日本风的国产饮料,便主打“健康放心,喝不胖”,但却被披露,其产品包装上使用“无蔗糖”误导消费者,其实饮料仍然含有糖——只是没有添加糖。近日,该品牌发表声明,对“容易引发误解”致歉,并将产品包装上的“0糖”改为“低糖”。

说实话,对于糖、果糖、蔗糖等等的区别,普通消费者确实可能混淆,也因此容易忽略了许多饮品(比如奶茶)、食品中惊人的含糖量。但是商家显然对此是了解的,尤其是其还以此作为宣传噱头,就不能以“没有说清楚”来避重就轻。

该品牌的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宣传,需要有关部门认定。但是这一事件反映出商品说明和宣传中存在的许多“灰色”行为。这种行为似乎在食品行业尤其多见,比如前几年媒体热议的“酸奶是不是酸奶”,更有多年前某大企业以一己之力改变了“鲜奶”的定义。

某些商家热衷这种语言伪术,当然不是中文不好,而是有意识地去诱导消费者,前提则是消费者追求“健康”的需求。这种行为后果可大可小——例如,如果有糖尿病患者被误导,长期饮用伪无糖饮品,可能会严重损害健康。

即使这些行为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也可能是欺骗消费者——用一个网络潮语来说就是对消费者的PUA,也是对其他厂商不公平的。

如果抑制这种行为?除了商家提高社会责任感、依法打击虚假宣传之外,也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更严格的法规。其中一个海外不少地区实行的措施是:统一食品的营养标识。

在日本、台湾等地,如果在便利店拿起一瓶饮料,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营养标识,包括“能量”、“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下的“糖”等等。相比之下,内地的营养成分表强制标识的只有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五项,诸如糖、反式脂肪等都不在其列。而许多非预包装的产品——例如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奶茶,则可以什么都不用标识。

说到奶茶,还有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不少国人有一种心理:传统的东西就要“靠感觉”、“难以言传”——例如看中餐的食谱,很多是“适量”、“少许”,而没有精确含量。且不说这一观念是否合理——比如古人是否就不讲究标准,至少现代产业某种程度上就是标准化,否则难免出现鱼目混珠。

标准化和保持传统或保密也不一定矛盾。比如快乐肥宅水,其配方依然神秘,但不影响营养成分的标识。而某些宣传神秘乃至奇葩“传统工艺”的白酒,实质上又有多少是如肥宅水一样勾兑出来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证券时报网

2024-04-2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