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中消协官方提示:别盲目购买!千亿巨头立马大跌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1-01-28 16:42:00

(原标题:中消协官方提示:别盲目购买!千亿巨头立马大跌)

针对时下流行的盲盒产品,中消协日前发文提示,有经营者用盲盒“清库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盲目购买。

受此影响,刚刚上市不久、曾风光无限的千亿“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股价两个交易日下跌10%以上,超100亿港元市值蒸发。而在此前,盲盒因二次销售、被新华社点名等一系列负面消息,股价一天内大跌10%。

登陆港交所尚不满两个月时间,泡泡玛特市值冲破千亿港元的消息也曾一度刷屏。然而自去年12月22日触碰96.45港元/股高点后,其股价开始回落,截至今天收盘已累计下跌近四分之一。

中消协提示盲目市场四大乱象

1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发布一则消费提示指出,有经营者用盲盒“清库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盲目购买。

中消协表示,由于各行各业商家都发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都希望来分一杯羹,除最初的玩具外,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也都掀起了“盲盒风”,消费市场上随处可见盲盒的身影。有调查显示,2019年国内盲盒行业市场规模为74亿元,预计2021年将突破百亿。

在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据媒体报道及消费者投诉情况看,盲盒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经营者营销手段众多,有的是通过与明星、综艺节目、网红主播等合作,不停地“刷存在感”;有的是通过玩家分享、讨论、交换等方式,唤起消费者的收藏心理和炫耀心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欲望;还有的打造“系列”概念,并设置一个最难获得的 “隐藏款”等进行饥饿营销,抽中概率大都为“百里挑一”。

这类营销手段促使很多消费者醉心于享受拆盲盒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惊喜感,引发消费者冲动购买,助长了非理性消费行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十分容易为盲盒而“上瘾”,有的甚至为了抽中“隐藏款”而直接“端箱”。

第二,商家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盲盒与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广告宣传来选购,这就很容易被商家的夸大商品价值、虚构中奖概率、颜色款式不符等虚假宣传所误导。

第三,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劣、“三无”产品时有出现。消费者拆开盲盒后,有的产品可能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安全性指标;有的可能是假冒的山寨品或者二次销售品;有的是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还有的存在划痕、掉漆、污渍等质量瑕疵。

第四,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亟待改善。有消费者反映一些商家“店大欺客”,消费者遇到质量问题只换不退;还有消费者反映商家售后效率低下,对消费者的问题一直拖延处理。

中消协认为,当前有的经营者产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只想着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经营者将盲盒当做是“清库存”的工具,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的口碑。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泡泡玛特市值

两天蒸发100亿港元

受此影响,泡泡玛特昨日下跌4.69%,今天上午半个交易日股价又下跌超4.5%。

今天下午,该股进一步走跌,截至港股今日收盘,泡泡玛特股价报收于72.8港元,跌幅达5.7%,目前总市值约1020.61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蒸发超60亿港元。而较1月26日收盘,该股股价下跌10.12%,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114.96亿港元。

据了解,中消协在文章中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有风险防范意识,保持理性的消费理念:

第一,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勿盲目跟风。消费者要认识到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认清并防范商家过度营销的套路,拆开盲盒既有可能因高于预期而惊喜,也有可能因低于预期而失望,不能只抱着投机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购买盲盒,不应过分沉迷,切勿跟风与攀比,要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多一分理智和冷静,少一分盲目与冲动。

第二,要保留购物票据等相关凭证,权益受损应依法维权。消费者在购买盲盒时,要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进行交易,同时,还应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经营者广告宣传信息等作为事后维权的凭证。

当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时,要及时与经营者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向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投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

此前被新华社点名

1天股价暴跌近10%

事实上,此次并非墨盒第一次被点名。

早在2019年圣诞节前夕,有网友发布视频爆料称,在泡泡玛特济南万象城店买到了被拆封的盲盒产品,疑似为二次销售。

12月24日凌晨,泡泡玛特官方回复该网友,此事为5名店员自行拆开11个盲盒,拿走了想要的以后才结账,并已经辞退全部涉事员工且永不录用。

事情曝光后,北京、上海多地网友称都曾买过类似产品,疑似二次销售,泡泡玛特陷入舆论旋涡。公司表示,公司启动了后续整改措施,对门店服务流程的不完善之处进行改进,开展对各地门店的巡视并加强监管,欢迎粉丝、消费者继续监督。

新华社也刊文指出,“盲盒”这种随机化的体验让不少年轻人感到新鲜刺激,选择“入坑”;但“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不少盲盒爱好者每月花费不菲,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12月28日,泡泡玛特开盘后股价一路下行,一度暴跌16%,市值蒸发了超150亿以上。截至当日收盘,其股价收于77.65港元/股,日跌幅为9.92%。

自去年末高点下跌24%

数据显示,95后最“烧钱”的爱好中,盲盒手办排名第一。乘着“盲盒热”的东风,赴港上市的泡泡玛特刚上市时风光无限。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香港挂牌上市,开盘后身价翻倍,泡泡玛特股价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较每股38.5港元的认购价上涨100%,公司市值破1000亿港元,成为千亿“盲盒第一股”。

泡泡玛特招股说明书显示,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主要专注于集潮流商品零售、艺术家经纪、新媒体娱乐化平台和大型展会举办于一体的IP综合运营服务领域。

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年度营收分别为1.58亿、5.14亿、16.83亿,最近两年营收增幅分别高达225%、227%。此外,其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

二级市场上 ,盲盒也一片火热,泡泡玛特一套盲盒一般由12个“普通款”和1个“隐藏款”组成。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原价59元的“隐藏款”盲盒价格飙升至近千元。

不过自22日触碰96.45港元/股高点后,其股价开始回落,截至1月28日午间收盘仅仅一个多月时间累计下跌24.52%,市值蒸发331亿港元。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4-2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