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精准营养VS传统“补身”:是噱头还是科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12-05 22:21:00

(原标题:精准营养VS传统“补身”:是噱头还是科学?)

            

2018年全球精准营养市场价值约为7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15亿美元。            

          
                                              

在普遍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病多发的现代,传统的营养补充方法显然不再适应人们保持健康的需要。

近几年,一种叫做“精准营养(Precision Nutrition)”的个性化营养干预方案成为新潮流。

“我们原来长期盲目地吃营养素,一吃什么就全民吃什么,不管你到底缺不缺,要不要补,这样对你是不是一定有好处呢?”解放军301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教授认为,传统“补身”的观念有很大弊端,让营养素在健康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与简单粗暴的传统“补身”相对应的,是通过基因的测定与分析,基于基因组和微生物组等大数据,制定个性化营养干预方案的精准营养。

在实现健康、长寿的终极目的下,精准营养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它对现代人的健康管理又是否真的有效呢?

精准营养学VS传统营养学

根据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据悉,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仅占总人口数的15%。同时,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有3亿人存在因营养结构失衡引起的营养不良问题。长期的营养结构失衡可能引发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营养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机体的生存期,营养不良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大死亡原因。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国民健康理念由“疾病治疗”转向“疾病预防”,“精准医学”的重点也将聚焦于“精准营养”。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近几年国家层面推进的“健康中国”战略也旨在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运用健康大数据提高大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良好的营养状态是维持免疫力平衡的物质基础,营养素广泛参与免疫识别、抗体产生、炎症调节等免疫反应,维持正常的免疫力。

如果某些营养素缺乏,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例如,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促进抗体产生,缺乏维生素C容易被病原体感染,且感染后病程较长;锌和硒参与免疫调节,控制氧化应激,缺乏则容易反复感染;维生素D有助于炎症调节,缺乏则容易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

而膳食营养是影响高血压、糖尿病属多基因遗传病等慢性疾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营养失衡是诱发慢性疾病的最大原因之一。

除了遗传因素,精准营养方法需要考虑年龄、性别、职业、气候、饮食习惯、食物供应、膳食模式和食物摄入量,以及生活方式、体育活动、微生物群和代谢组分、肠道微生态等方面。

通过基因解码,精准营养考察个体遗传背景、生活特征(膳食、运动、生活习惯等)、代谢指征、肠道微生物特征和生理状态(营养素水平、疾病状态等)等因素,从而根据差异设计个性化营养建议,选择合理饮食、运动方案和科学补充营养补剂,以达到维持机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

相比之下,传统营养干预是“一刀切”的方式,往往是基于患者的既往病史、膳食摄取和生活方式等给出控制能量、低脂肪、粗细搭配等营养建议。

随着营养遗传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个体在慢性病易感性及营养素的代谢利用方面存在遗传差异,因此“一刀切”式的传统营养干预效果存在差异,影响慢性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而精准营养干预需要对患者的维生素、矿物质、常量营养素、功能性营养素等营养基因进行检测,基于风险基因型作出个性化调整措施。例如,对检测出C677T TT携带者的个体建议每天补充叶酸200-400μg。

据汤臣倍健科技中心总监张旭光介绍,从转化应用方向来看,目前精准营养可以分为三个维度。一是饮食生活方式的表观分析、常见的体检等;二是新的检测标志物、检测方法;三是基因型的分析和干预,如以肠道宏基因检测为主的肠道生态基因。

尚未打开的蓝海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精准营养市场价值约为7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15亿美元,2020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03%,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张旭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由于率先将膳食营养补充剂引入到生活消费中,欧美的精准营养市场与中国相比发展较早、消费者认知较成熟,目前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份额增长趋势。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认知的提升,他相信,中国的精准营养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会快速发展。

“从当初开始的时候,我们只关心有没有营养,营养素摄入够不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够不够。然后慢慢发展到慢性病、健康老龄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表示,这些年营养学一直在演变,从单纯的营养素逐渐转化到研究人、环境和营养的交互作用。

近几年,汤臣倍健、艾兰得等保健品企业纷纷在精准营养这一细分领域展开布局。今年11月,艾兰得在进博会上展出其个性化营养产品,汤臣倍健则发布其基于干血斑检测的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目前,精准营养已经被用于降糖、叶酸、维生素等营养产品的研发和运用中。据张旭光透露,精准营养研究转化涉及到的科研项目,如稳态研究项目、抗衰老项目都达到了千万级别的投资。

精准营养的实现总体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精准化衡量与数据采集。通过精确的检测技术,包括基因组测序、分子标记物、血液指标测试(血浆、血清、红细胞等)、组织水平营养状态的监测,对个体的遗传代谢、生理状态、生活方式等指标进行精准化衡量,建立个体的“健康营养数字档案”。

第二步是数据分析与营养评价。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开发,对上述数据结合现代营养组学进行系统分析、应用算法开发、建立评价标准模型,将人体的健康营养映射为“营养代谢数字模型”。

第三步是营养干预。在生理病理的数据分析结果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包括功能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等。

“技术突破是实现精准营养的最大难题。”汤臣倍健副董事长梁水生认为,在目前检测技术逐渐完善的情况下,进一步干预、再检测以形成营养方案的良性循环是技术研发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他看来,精准营养需要多个学科参与。据悉,目前该公司首先选择从营养素切入,“因为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东西相对容易切入,也比较好检测。每个人的缺乏表现症状都非常容易检测到。”他说。

据了解,对于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并发症预防,精准营养极具优势,可以从遗传因素探究与疾病相关的内因因素,针对风险基因型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慢性病控制率和治疗率。

精准营养是传统营养的进步,可以突破现有慢性病“一刀切式”营养干预的局限性。现有的技术水平已经可以实现基因分型及解读,可以从基因水平探究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内因因素,以制定个性化膳食营养干预方案,减少慢性病的发生率,预防慢性病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慢性病的控制效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认为:“人群营养是基础,而精准营养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他特别指出,身体活动对代谢的改变巨大而不是简单的能量消耗,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身体不活动(physical inactivity)列为全球第4大死亡原因。因此,脱离身体活动去谈精准营养的应用是空中楼阁。

补什么?怎么补?

在中国,保健食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性保健食品,另一类是营养素补充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其中,功能性保健食品是指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之一或其中几种功能的保健食品。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及配套文件将保健食品功能由27种缩减成24个,同时对保留的24项保健功能均配有功能解释及科学性的提示。

24种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觉疲劳、清咽润喉、改善睡眠、缓解体力疲劳、耐缺氧、调节体内脂肪、改善骨密度、改善缺铁性贫血、改善痤疮、改善黄褐斑、改善皮肤水份状况、调节肠道菌群、消化、润肠通便、辅助保护胃粘膜、维持血脂健康水平(胆固醇/甘油三酯)、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维持血压健康水平、辅助保护化学性肝损伤、辅助保护电离辐射危害、排铅。

而营养素补充剂,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此类产品须进行备案。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将微量营养素补充纳入预防和治疗指导建议,专家也建议公众在保持合理膳食和规律作息的基础上,适当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增强抵抗力。

根据国人的体质和代谢情况,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列出了国人维生素的每日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简称RNI)。每日推荐摄入量代表着若维生素摄入达到这个量,就能保障身体新陈代谢各种功能的正常和各种机能的实现。

其中,国人较易缺乏的维生素是为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及叶酸。

维生素E多来源于鱼贝类、黄绿色蔬菜、坚果等食物;猪肉和鳗鱼富含维生素B1;米、面类主食种含有较多的叶酸;维生素C则可以通过食用橘子、橙子、猕猴桃等水果进行补充。

膳食指南中列出了脂溶性维生素和部分水溶性维生素每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只要每日摄入量低于UL量,对身体就不会产生伤害。

可以看出,营养素每日摄入耐受量一般为推荐摄入量的(UL/RNI)几倍到几十倍之间。市面上大部分消费级膳食补充维生素产品的每日建议使用量一般等于或低于RNI每日推荐摄入量,远未达到每日耐受量的剂量。因此消费者一般可以放心选购膳食补充剂。

当然,要追求健康首先还是应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调节来实现,每日均衡摄入鱼、肉、蛋、奶、蔬、果是补充营养素的最佳选择,如若不足再使用营养补充剂。

        

(作者:叶碧华,吴君瑶 编辑:李欣夷)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4-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