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31 17:08:47
(原标题:南财快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制造业PMI有望回升)
(资料图片)
本报评论员 胡光旗
10月31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制造业PMI总体处于偏低水平,但展望后期,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制造业PMI有望逐步回升。
从整体来看,10月制造业PMI回落符合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十月国庆假期和中秋假期相叠加,休假时间较长,属于季节性影响因素造成的脉冲影响,11月即可恢复正常生产开工水平;二是10月前半段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升高,部分企业风险偏好收缩,减少生产和投资扩张;三是制造业投资有比较典型的“顺周期”特征,在整体投资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制造业PMI也会相应受到影响。
从结构视角来看,首先是供需两侧。10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7%和48.8%,表明生产和需求两端均有同时放缓的倾向。今年以来,宏观经济“供强需弱”的情况比较突出,PMI中的生产分项指数持续高于新订单分项。需要注意到,10月生产指数放缓,主要和长假期等季节性因素有关,经济整体的产出和供给侧未发生重大变化,仍保持活跃态势。不过今年的新订单指数走势放缓,直接反映国内总需求不足的实际情况。
其次是反映出口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9月降低1.9个百分点。今年前十个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在景气线之下,主要和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有关。不过前三季度出口仍保持强势,再加上今年我国大力扩展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关系,对稳定外贸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三,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虽相较于9月略微回落,但仍旧牢牢稳定在景气线上,这表明随着部分行业整顿市场无序竞争的推进,价格水平已经出现了好转的迹象。9月PPI也在缓慢回升之中,中下游的生产端产能缩减后,会逐步对上游的煤炭、化工、钢铁等行业产生正面影响。
此外,市场总体预期保持乐观。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高技术产业相关企业开始筹划积极提前布局,行业发展信心会进一步增强。
由于上半年经济增长超预期,为下半年经济实现目标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全年实现目标将是大概率事件。从近期央行相关负责人的表态来看,目前货币政策的导向是用好现有的结构性政策工具,再贷款是核心,直接“精准指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能源、地下管网等领域。此外央行已经宣布重启国债买卖操作,提前开始为明年的投资项目建设进行铺垫和预备。明年是“十五五”的开局之年,打好“开门红”很重要,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开工值得期待,“投资于人”的理念将得到更好地践行。在有利因素持续增多的背景下,经济景气程度将能够逐步回升。
潮汐商业评论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智通财经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智通财经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