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资本抢投!80后高管再创业,这家卖面膜的想做“美妆界的特斯拉”

来源:格隆汇

2022-11-25 08:48:35

(原标题:资本抢投!80后高管再创业,这家卖面膜的想做“美妆界的特斯拉”)

医美概念一直不缺热度。

“颜值经济”的爆发,行业涌进了不少热钱,带火了一众公司,顶着高估值光环。

而你会发现,后疫情时期,即便在监管趋严、市场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板块出现了一定的回调,但医美相关标的一直没停下脚步,有的加快了融资步伐,有的结伴冲击上市,好不热闹。

其中,护肤品赛道已成为掘金胜地,而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护肤品消费市场。细分来看,凭借见效快、频次高等特点,面膜作为相对独立的护肤线,已成了“香饽饽”。

01

新锐品牌押注科技

公开信息显示,新锐护肤品牌C咖已完成了B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顺为资本、不二资本、百丽消费基金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它已融资了多轮,五源资本、首业资本、源码资本、元璟资本等也参与其中,颇受资本青睐。

C咖的创始人是肖荣燊,业内人都喜欢叫他“光头肖”,是个80后。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6月他卸任韩后总裁职务,投身于新消费的浪潮,后来自己创办了C咖,品牌名称与创新(Creativity)、消费者(Consumer)、中国造(China)这三个关键词息息相关,产品主要聚焦专业护肤品研发。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改善消费者肌肤问题,针对消费者面膜使用痛点,2021年品牌上市并推出小罐膜精华级涂抹面膜——小罐膜。根据官网数据显示,C咖小罐膜上线至今,天猫渠道累计热销1000万罐;全渠道累计热销2000万罐,还占据“抖音电商爆款榜之毛孔清洁面膜爆款榜TOP 1”。

图片来源:官网

作为一个年轻品牌,C咖在技术上颇有野心,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独家技术——nanoSPC促渗素,试图让皮肤“自觉吸收好成分”,还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辅助配方的开发,如今推出了第三代C咖清洁小罐膜。

不得不说,C咖成长速度很快,还立志成为“美妆届的特斯拉”,但目前来说,品牌依旧需要沉淀,它的积累还不够,很难在短期内真正构建护城河,毕竟在如今的市场上,尤其在功效性护肤这一细分领域上,对手林立,竞争压力不小,即便是入局多年的标的也继续在痛点上反复挣扎。

02

打假“医美面膜”

众所周知,近年来,借着医美概念起飞的产品可不少,其中,在功效性护肤这一细分赛道上,所谓的“医美面膜”脱颖而出。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叠加互联网时代下SNS平台的种草效应不断发酵,市场迎来积极发展期。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规模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230.1亿元。

不少有志者试图乘上这一风口,来此创业,开启了一条闪着金光的赚钱之路。

要知道,如今的消费者为了美,可以接受那些高溢价的产品(定价高但成本低),俗话说得好,贵有贵的道理。根据中泰证券数据,所谓的“医美面膜”的平均毛利率在77%~83%之间,高出普通“妆字号”面膜30%左右,颇具“暴利”性质。

不过,随着监管的趋严,现今这些入局者们都面临着一定的成长隐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医美面膜”这一名字并不正式存在

一般在市面上,“医美面膜”概念常常成为商家营销的噱头,在品牌的宣传下往往有着“护肤奇效”,但这类产品其实“名不副实”,生产资质存有争议

事实上,消费者们所看到的“医美面膜”通常指的是医用敷料,但一般来说,这一产品主要用于帮助患者修复愈合皮肤创伤等,属于医疗器械的范畴,注册证上含有“械字号”,而普通的面膜则是“妆字号”,两者区别很大。

而针对频频发生的行业乱象,近年来,监管部门频频出手“打假”,最为典型的是,2020年国家药监局发文称,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医用敷料命名应当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称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用范围或其他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内容。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同时,“妆字号面膜”不能宣称“医学护肤品”

这对入局这一风口的标的来说,乃是一记重击,尤其是此前吃到不少红利的品牌,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业绩增速也有放缓之势。

在管控不严格的时期,入局者或许可以打打“擦边球”,但随着对医美类医疗器械的管控越发严格,不少“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便会现原形。不过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毕竟,谁不想用更为安全、有效的医用敷料产品呢?

中国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行业产业链,图片来源:广发证券

与此同时,在这一背景下,面对越发白热化的竞争,入局者们往往砸钱买营销,试图保持高曝光度,进一步开拓市场。

你会发现,他们常用的营销手段不外乎是直播带货、明星代言、综艺植入、KOL种草等。而随着营销推广力度的加大,销售费用往往居高不下,而研发能力通常较为薄弱,即研发人数较少、研发投入较低。这类标的通常明显有着“重营销、轻研发”的特征。

不过,门槛是在不断提高的。10月3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规定,明星不得为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广告代言,从事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进行广告宣传。

要知道,光靠砸营销换来的增长并不具备可持续性,而随着监管的不断趋严,这一行业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在激烈的竞争中,公司的产品没有独创性、先进性乃是致命性的痛点,容易失去相应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进而拖累盈利水平。

03

结语

如今,以医用敷料为主的“轻医美”市场发展较为繁荣,入局者们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纷纷抢滩资本市场。不过在监管趋严下,行业开始用秩序说话,入局者们玩不了虚无的概念,也讲不了空有华丽包装的故事,唯有持续创新才能打破“无效内卷”的桎梏,真正树立起产品的护城河,提升品牌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基金报

2024-03-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3-2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